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推特聞

曲水流觴敘學研

大學管理人和學者暢論疫後校園、多元共融和國際研究合作

疫情爆發逾年半,餘威猶在,出門仍是不可及的夢想。往外地參加學術會議,跟各國學者聚首,熱烈論道兼享山水之勝的時光暫不復再;但乘着網絡的曲水,我們仍能跟國際學界流觴共酌,暢論疫情後的高等教育版圖,在日益開放和流動的社會,大學如何求善求變,應對挑戰。校園規劃、推動多元共融和跨校研究合作是今夏中大管理人和學者在網上研討的幾個課題;當中的醇醪,讓我們一同回味分享。

再思大學校園

大學校園有多重要?一直以來,校園似乎是大學生活的重心。然而疫情令多國實施封鎖,學校改為線上教學,實體校園規劃或須求變求新,切合時潮。英聯邦大學協會最近推出網上訪談節目,探討未來大學校園的面貌,校長段崇智教授獲邀分享。他指出,校園是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環,對十八廿二歲的年輕人來說,上學讓他們與一群年紀相若的人共同成長,經歷類似的生理和社會轉變,積極追尋人生目標,實現抱負。揚棄實體校園將使大學經歷黯然失色,窒礙學生成長。

段教授續指一些學科較易改為網上授課,另一些如化學等因着重實驗、臨場指導和互動,難以被網課取代。

「我們要三思是否需要興建容納上千學生的大禮堂。但那些可以讓學生真正體驗大學生活的設施,例如宿舍必須保留。」

他強調大學必須確保學生有均等機會,推展共融,保障弱勢群體不被剝削。「這是我們作為大學管理者的份內事。我們不能放棄或遺漏任何人。」

展望未來,段教授預計大學將有更多四五十歲的學生入讀,比如兒女長大,生活多了空間的父母或轉換跑道的中年人。無論是校園設施或課程,大學都要跳出框框,靈活變通,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

多元共融之道

在日益開放的社會,尊重差異,和而不同,適當攜扶弱勢,使所有人機會均等是現代行政和教育的重要原則。時代轉變促我們思考的不只是校園規劃,還有高等教育的本質和運作。7月下旬,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舉辦世界大學峰會,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在「邁向平等:促進高等教育多元共融的大學支援系統」的小組討論分享中大推行多元共融的經驗。

陳教授稱,中大於2020年推行多元共融政策,整合和加強原有相關措施,並設立全新辦公室,專責推動校園多元共融文化。大學亦成立了多元共融督導委員會,由他擔任主席,以示大學推行此道的決心。「自1963年創校,中大一直秉持多元共融理念,早已深植校園文化和人心。」他說。

中大尤其關注弱勢群體的福祉。「我們致力確保基層學生不論家庭經濟狀況,皆能接受優質教育。」陳教授說。除弭平障礙和保障優秀學生的入學機會,中大亦將多元共融理念融入教研當中。

另外,大學在疫情期間實施網上教學,亦積極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確保他們跟其他同學一樣從網上課程獲益。

善採他山之石

學術交流處與澳洲悉尼大學亦於7月合辦網上公眾研討會,展示兩校在糖尿病、信息工程和中西醫結合醫學方面的研究合作。兩校學者亦分享建立和鞏固國際合作的心得。

研討會的中大講者包括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馬青雲教授、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劉玉麟教授和信息工程學系陳赫教授。悉尼大學的學者包括NHMRC臨床試驗中心祈安敦(Anthony Keech)教授和蔣愛莎(Alicia Jenkins)教授、計算機科學學院Josiah Poon博士和電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歐陽萬里教授。

多位講者指出,雙方研究團隊擁有共同目標和研究興趣是國際合作成功的關鍵。

陳教授說﹕「我與悉尼大學在高性能無線系統的研究,結合中大在系統構建的專長和悉尼大學在理論方面的專長,相得益彰。悉大提供的器材和資源加快了研究進度。」

馬教授強調與合作夥伴維持良好和定期溝通的重要性。「充分的支持、投入和溝通對成功的合作不可或缺,緊密聯繫非常重要。我們應該開誠相見,了解彼此的困難和挑戰。」

另外,招攬和鼓勵年輕研究員加入合作,對研究和研究員本身都有助益。歐陽教授解釋﹕「新晉學者大多缺乏資源和撥款,與他人合作有助發掘更多有趣的研究課題,汲取夥伴的深厚知識,集思廣益。對於缺乏研究經驗的學者,與資深研究員合作,聽取他們的意見將會深受裨益。」

在研討會尾聲,中大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主持討論環節,探討國際合作的價值和如何克服當中障礙。

她表示﹕「國際合作有助擴展學者本身的研究,開啟嶄新領域、角度、觀點和應用,提升研究成果。」

研討會吸引約七十位來自十九所大學和組織的人士出席,成果豐碩。

資料提供/學術交流處
編輯/amyli@cuhk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