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葉敏磊談組稿編輯工作

葉敏磊
中文大學出版社組稿編輯

組稿編輯的工作是甚麽?

組稿編輯是出版社書稿質量的「把關人」。一方面,要負責書稿的篩選和評審;另一方面,必須熟悉學術和出版界的發展動向,積極獲取符合本社精神的優秀書稿。

是甚麼機緣讓你擔上這個職位?

2012年在多倫多舉行的亞洲研究學會年會上,我遇上中文大學出版社(中大社)編輯部主任林穎。當時我正在找教職,又感到學者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林穎的經歷對我有很大啓發。她拿到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博士後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其間為中大社做「義工」,然後決定轉行到「幹活更多、掙錢更少」的出版業。她告訴我從事出版行業使她的能力在多個向度迅速發展;學術上,做編輯也未必比做學者成就感低,因為在學術高度專業化的今天,學者往往只能專精一隅,而編輯職業則使人看到更闊的全景。

也是在那次會議上,我見到中大社社長甘琦。當時她們正不分晝夜譯校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林穎帶領編輯部同事對照原文逐字校訂譯稿;社長也親自動手潤飾全書文字。在這情形下,我立即參與了十三至十五章的校對工作。這個經驗使我對編輯工作有了實感,更切身感受到中大社這個團隊的活力、理想和學術水準。當時我就熱切希望成為其中一員!

人際網絡對物色出版項目和作者重要嗎?

從事出版行業,人際網絡當然重要。作為大學出版社,我們很希望和中大師生及各類教研機構保持穩定的互動。我們計劃在今秋籌辦一系列工作坊,和中大師生一起討論如何出版期刊論文和學術專著。

中大出版社如何在眾多投稿中披沙揀金?

我們每年收到約五百份新書稿。編輯部會初步篩選,有潛力的書稿則至少請兩位專家進行匿名評審,最後由學術委員會裁定是否具有出版價值。其實好的書稿非常多,可惜限於編輯資源或不符本社宗旨和風格,只能割愛或推薦給同行。

組稿成功與否可以用銷量來衡量嗎?

不能。比如我們做的雙語版《墨子全譯》,可能全世界只有幾百個讀者會仔細閱讀這千頁巨製,但作為第一個《墨子》全譯本,其學術和文化價值是無法用銷量來衡量的。此書出版後被著名的「企鵝經典」買下英文版權,在英語世界得到更廣泛傳播。

現階段有哪個項目可以透露?

明年初我們會推出一套新的英文書系叫Calligrams,精選中文文學作品和以中國為題材的經典論著,主編是紐約著名作家、評論家、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大編輯Eliot Weinberger。該書系的合作夥伴是以品味著稱的紐約書評出版社,並通過世界最大的書商蘭登書屋發行。頭三本包括以白蓮教起義為背景的西方第一本現代主義小說《王倫三躍》、《文心雕龍》英文版,以及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翻譯家Burton Watson的《中國韻文》。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