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物
2015年4月

陳智思可持續發展之道

陳智思,商人,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的兼職教授。

1. 就在你3月在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時,柴靜那部有關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會議前幾天錄得兩億人次觀看,你對這個現象有什麼個人反思?

影片播放的時機正好,令我思考這個問題在中國有多嚴重。我在北京岀席人大會議時,所有與我談話的當地人,都十分關注汽車和燒煤産生的污染,甚至我所遇到的政府官員都認為北京不宜居,一定要做點事了。他們普遍認同情況已經非常嚴重,必需解決。當然,影片也受到一些質疑,但那不是重點。霧霾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而且沒有捷徑,需要花點時間。

2. 擔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以及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的期間,甚麼事令你最感自豪?

我出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六年,其間該會在三項議題上開展了公眾諮詢活動。其一是針對全港常見的大型新建樓宇,推動可持續發展住宅設計。我們向政府提供超過50項改善現狀的建議,都是關於怎樣從政策層面令發展商創造更多可持續的生活空間。這些龐然巨廈盡向高空發展以賺取最大利潤,不但破壞我們的城市外貌,更剝奪了我們的鄰舍發展,人們只能在屋苑的平台或會所接觸,在街道上互動交流的機會則愈來愈少。

在建築物內的節約能源和減少碳排放這兩方面,我們亦推動公眾參與。不過最為重要及令我最自豪的是都巿固體廢物收費。我們提倡的這個徵費機制將帶動巿民改變行為。其他建議還包括減少全港4萬2千個公共垃圾箱。我們希望看到市民多作廢物分類和回收,減少耗用資源和製造廢物。現在的共識是社會花了20年時間才取得的。當然,這絕不是我個人的功勞,也與時機成熟有關──香港的廢物處理危機已逼在眉捷。

而作為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我應要求為全港1,440幢歷史建築物進行評估,是本地有史以來第一次。

<em>Photo by Sam Tsang</em>
<em>Photo by BriYYZ</em>

3. 近來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關係緊張,在環境議題上,中港雙方有甚麼可以互相學習?

香港與內地當然有文化差異,我們來自兩個非常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融合時無可避免產生磨擦。但談到環境議題,我們其實呼吸著一樣的空氣,差異相對便小得多了。一些香港人說,我們因為內地的污染而受害,但據我觀察,內地人面對污染問題,一樣著緊和不快,與我們不遑多讓。

4. 你出任「活化已修復堆填區資助計劃」的督導委員會主席,有哪些綠色新猷可用於活化堆填區?

我參觀過幾個已修復堆填區,它們面積龐大,令我驚訝。由於它們受制於不能用於任何涉及地基打樁的建設,所以絕對不能在上面蓋房子了。不過,在提供文娛及社區設施方面,它們有很大的潛質。觀塘一個已修復堆填區現在是多用途棒球和足球草地場。我們現在等待一些其他已修復堆填區遞交這方面的建議書。人們對堆填區有種鄰避心態──最好別在我家附近;但如果堆填區修復得法,的確可以惠及社區和環境。很有趣,有些物業代理宣傳將軍澳一個新樓盤時,標榜可俯瞰「綠洲」景觀,所謂「綠洲」,其實是個已修復的堆填區。

5. 我們都知道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是低碳的嗎?

我這樣的生活模式,商務旅程是最大的碳排放來源。在家用電風扇、盡可能走路和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這個當然,但完全避免旅行便很難。我曾經計算過我的碳足跡,發現七至八成來自飛行。不過,我會購買碳抵償,我的保險公司也是大中華地區第一間做到碳中和的。

<em>來源︰designboom.com</em>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