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
2016年10月

蕩漾的未來城市

2016年8月,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連日大雨滂沱,引發災難性的洪水,令十三人喪生,三萬人流離失所,數以萬計房屋和商店受損。路易斯安那州水災前兩個月,流經法國巴黎的塞納河也在6月因連日暴雨,水位比正常情況上漲了五米,河道多處決堤,令羅浮宮這個世界最多人到訪的博物館也被迫閉館。

<em>陳永勤教授</em>

氣候變化的痕跡

造成路易斯安那州水災的那場大暴雨,七天之內在這個州降下七萬一千億加侖雨水,被形容為千年一遇的情況。科學家指出,由於氣候變遷,現在發生這種極端大雨的可能性,要比工業化前的時期增加至少百分之四十。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陳永勤教授說:「全球暖化肯定會造成三個結果,那就是氣溫增高、海平面上升和更多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它們又以種種方式加強了由水循環推動的全球『水壓機』,令各地嚴重洪水頻仍。」據太空總署說,2016年前六個月的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時期高出攝氏1.3度。大氣和海洋變暖,會帶來更強烈和頻繁的大暴雨,因為溫暖的天氣會蒸發更多水分,形成更潮濕的雨雲。

大海的反撲

在過去一百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十至二十厘米。但是,過去二十年的上升速度是每年3.2毫米,大約是之前八十年平均速度的一倍。海平面上升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海洋的熱膨脹(海水變熱,水位就會上升);二、冰河和極地冰冠融解,令水量增加。

在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岸的美國城市,如邁阿密海灘,居民和遊客走在人行道上,要踩著深及腳踝的海水而過的景象愈來愈常見。

這種稱為晴天水災的現象是近年才有,會在潮汐高峰時期發生。原本把水引到大海的下水道,因海洋反撲而發揮相反的作用,成為海水倒灌入城的通道,淹沒低漥地區。結果,像維珍尼亞州諾福克市這樣的地方,要在道路的低漥路段豎立巨型直尺,以便在道路被淹時,駕駛人士可判斷能否安全通過。

<em>海平面上升的兩大因素</em>

將被海水吞沒的國家

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害的不只上述美國沿海城市,許多地勢低的國家,如馬爾代夫和孟加拉都遭逢同樣甚至更糟的命運。如果到2100年時海平面上升半米,馬爾代夫就會失去百分七十七的國土;假如最壞情況發生,海平面上升一米,這個國家到約2085年時就會完全被水淹沒。

孟加拉是另一個受海水上升威脅的重災區。該國百分八十的領土是平地,百分之二十的土地高度只比海平面高一米或以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計海平面可能有幾種上升幅度,其中之一是上升一米,果真如此,孟加拉百分之十七的土地就會淹沒。

香港能倖免嗎?

陳教授說:「過去這些年來,渠務署和其他相關部門花了很大工夫和許多投資,令香港水患大減,水浸黑點從1995年的九十個,大減至今年的八個就是明證。」上一次香港出現重大洪災是在2008年,受颱風黑格比引起的風暴潮影響,香港多處淹水,包括位於海邊的大澳。

儘管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但香港地勢多丘陵和高山,不至於會全城淹沒。不過,陳教授說:「我們有許多低漥地帶,這些地區大多發展為住宅和商業區。本地政府和科學家的當務之急,是研究氣候變遷如何增加香港各地區的洪水風險,並在都市規劃和設計時加以考慮,採取因應措施,尤其是設計和建造我們的基礎設施,如填海、房屋發展、雨水管理和防洪設施,以及運輸系統。」

應對大自然的挑戰

若要釜底抽薪,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就很重要,《巴黎協議》於2015年12月獲近二百個國家通過,呼籲世界「控制全球平均氣溫升幅,使之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水平的2°C」。緩減全球暖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造成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IPCC預測如果溫室氣體繼續增加,海平面到2100年會上升五十二至九十八厘米;如果大力遏止排放,海平面上升就會減至二十八至六十一厘米。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排放最多溫室氣體的國家,兩國在9月宣布會正式批准《巴黎協議》,這是對抗全球暖化和海平面上升的重要一步。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