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 1970–74

充,以免過猶不及。所有長期和 會的動態和遠景,而以社會的需要爲考慮的 大學本科學位課程正在實行重大的改革,以便配合本科敎育� 的新目標,數年內就可以完成。這些改革是敎師們若干年來硏究� 和討論的結果,和以前的大學本科敎育的型式顯然不同。新的目� .標旨在避免對學生偏重「專才」的訓練’改爲培養他們成爲平均� 發展的「通才」,使他們畢業後更易適應變動劇烈的社會環境。� 中大不再規定學生於四年中專攻一系學科’按照新的政策,學生� 第一、二兩年應選讀通識敎育科目和富於啟發性的課程,第三、� 四兩年才集中攻讀主修科的專門課程。攻讀學位的必修科目也 � 富於彈性,容許學生選修更合乎個人興趣和發揮所長的科目。� 中國文化研究所的新計劃� 我們所要探討的第三個問題是中文大學獨特的敎育使命,即� 中西文化的融會貫通。這一個意義重大的目標究竟能有什麼進一� 步的發展?主要必須看中國文化硏究所的未來進展新計劃,因爲� 硏究所是大學藉以推動溝通中西文化的各種計劃 樞紐。本報吿� 書第四章曾叙述中國文化硏究所在一九七 〇 至一九七四年間 進� 展狀况,已爲將來奠定了堅固 基礎。該硏究所進行中的工作包� 括有:硏究與出版,翻譯,硏究資料與文物館庋藏的收集,以及� 與亞洲和西方若干硏究機構的聯繫。� 由於大學蒙利希愼置業有限公司捐建硏究所大樓,又獲得永� 隆銀行有限公司和安德魯麥倫基金會的巨額捐欵,對硏究所推行� 未來的各項新計劃,也具備了基本的有利的條件。我們可以預期,� 在中國文化硏究所的新計劃推動之下,可望硏究、出版、以及敎� 學計劃中的科際合作,尤其是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會有� 重大的擴展。中文大學旣得地利,又有穩固的學術自由傳統,早� 已具備成爲中國文化硏究的國際中心的條件 行見與東西兩方的� 學者和機構進一步合作,並提供具體的貢獻。� 關鍵:敎育方針與大學組 第四個問題也是本報吿書中展望將來可能發展的重要關 即大學爲配合發展,對於現行的敎育方針與大學組織,那一些應� 加以檢討、硏究與實施改革。如前文所說,中文大學成立十餘年� 來,已由三所成員書院形式上的聯合,進而成爲一所整體而多元� 性的學府,包括有新設立的硏究院和專業敎育的組織單位,各硏� 究所、硏究中心和多方面的社會服務計劃。此外,再加上擬設的� 保健科學學院和醫療 。如此龐大而迅速 發展,隨之而來的� 問題,使我們立刻可以察覺︰原來的大學組織和十多年前的敎育� 方針,是否能跟得上大 目前 將來的各種發展?這成爲一個嚴� 重而且是當務之急的問題。事實上,大學當局已經體會到問題的� 存在,且需要立即擬具辦法施行解決的步驟。� 這個問題現在正在加緊硏究中。一九七四年初,大學成立了� 一個敎育方針與大學組織工作小組,對大學敎育政策及組織結構,� 負責作徹底的檢討。工作小組在正式任務中,硏究與攷慮對「與� 大學及各成員書院之組織尤其敎務、校務組織及各高層管理機構� 有關之問題」提出建議。此外,工作小組還要考慮並提出有關大� 學本科敎育的一些基本問題的解決辦法。 的最後報吿預� 定於一九七五年七月底提出。展望今後四學年,我們此刻祇能說 � 工作小組担任的工作極爲重要,各重大問題的檢討與解決將會對� 中文大學的前途有深造的影響。� 回顧過去,中文大學衷心感謝政府、各國際機構與基金會、� 以及熱心公益人士的鼓勵和慷慨資助。沒有他們的支持,中大不� 可能在如此短期內實現多方面的敎育計劃;沒有他們的協助 � 大也不可能發展成爲一所國際性的高等學府。� 展望將來,我們希望在有機的大學組織之下 本着新的敎育� 方針,取得大學所有成員的合作,達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功� 效;進一步擴充敎學與硏究新計劃,推進國際學術合作,加强對� 香港社會提供有效的服務。庶幾不負過去、現在和將來支持中文� 大學的熱心人士的期望。� 59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