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報告書》 1985–87

以推動改革的步伐,那是非常之重要的。 誠然,今日的世界,是一個劇烈競爭的世界,在科技、工業、國際貿 易上是如此,在文化和思想領域亦不例外。電子媒介崛起之後,整個世界 已經縮小爲人人可以安坐家中欣賞的一台戲了,全球的風光景物、衣着潮 流、生活方式、處世態度,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都朝夕在吸收、比較、判 斷,受其潛移默化。而坦白地說,對許多人,特別是香港的靑年,今日的 中國文化是遠遠及不上西方或者東洋文化的魅力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使 受過良好敎育,專業上有所建樹的聰明才智之士,對西方的文物制度亦往 往難免有一種不自覺的風行草偃之情,因之對其間的利弊得失也就不能從 更基本的原則去加以剖析和判辨。在香港這樣一個環境中,這樣的心態生 根滋長無疑是非常自然的事。 不可否認,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要求進步的話,還必須不斷引進和學習 西方的文物制度,但這引進和學習是爲了充實和改進自身,而不是爲着變 成西方社會的一部分,所以必須出之以選擇和批判的態度,必須經常保持 「勝於藍」的氣槪和決心,這樣才能免於在精神上淪爲人家的附庸。日本人自 唐宋以降不斷吸收中國文化,並從而改造和加以發揚,而未嘗變成中國人, 自明治以來不斷吸收西方文化,並從而改進和大加發揚,更藉之以成爲世界 上頂尖的經濟大國,但至今亦未嘗在文化上、感情上淪爲英國人、美國人, 他們這種虛心好學而又自强不息的精神,眞是値得我們深思和鑑惕的。 各位嘉賓,各位同學,十二年後香港就要重新成爲中國的一部分了, 香港的明天是屬於中國人的。香港要繼續飛躍前進,繼續保持它的活力和 光芒,那麼香港人就必須先要在思想上、意識上站穩腳跟,挺起胸膛來作 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今日,「中國人」不應單純地視爲一個血統上、 語言上或國籍上的觀念;它更應被看作一個動態的文化觀念。惟有在文化 上認同於中國,才能使我們正視香港今後應走的道路和關心整個中國今後 應走的道路;惟有深切了解到中國文化是變動的、有生機的一個大體系, 我們才會對它產生親切的感情和責任心,才會對它的落後和缺陷感到切膚 之痛,才能對它的生長和進步貢獻出力量。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只有中國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再次成爲矗立於世界的巨人時,香港 人才會是眞正有光彩的。 各位,十來年在歷史的尺度上只不過是一瞬之間而已,轉眼就將成爲 過去。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在座的畢業同學、老師、與會的嘉賓,乃至 不在座的香港各界人士,無疑都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做,各有不同 的目標要去追求。將來回顧這些事情和目標,它們大多數難免已成爲過眼 雲煙,不値得當事人的啞然一笑,但亦會有些是令人覺得付出的心思血汗 並未白費,是能夠在時間的浩浩洪流中留下一點不會湮滅的小小痕跡的。 香港人今日竭智盡思,運籌定計的時候,多不免從當前的利益和便捷着眼, 但在這個嚴肅的歷史時刻,我想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得寬遠一點,開始從整 體文化發展的觀點來考慮問題了!這番話,就作爲我今天贈給各位畢業同 學的臨別禮物吧。 3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