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五年秋

語爲通順的英文時比外 越。� 「譯叢」的讀者� 「譯叢」本身的性質雖然頗爲專門,但� 卻適合一般讀者閱讀。「譯叢」在香港出版,它� 在本地的銷量少於總銷量的一半,訂閱的讀� 者,根據一九七五年七月的紀錄,分别屬於� 下列各地區:� 百份比� 美國•加拿大 �六十八� 亞洲 �二十二� 英國•歐洲 �七� 澳洲•紐西蘭 �三� 其中由大學或圖書舘等機構訂購的佔百份之� 廿五,個人訂購佔百份之七十五。中國讀者� 佔百份之三十八,西方讀者佔百份之六十二。� 但是可爭取的讀者當不止此數。由於滙率和� 其他的困難,台灣就是一個未曾打開的市塲;� 至於其他地方,特别是英語系地區的學校,如� 果再有系統的宣傳一下,長期訂閱的人數一� 定會大爲增加。美國旣然存在着認識和硏究� 中國文化的熱潮,在最近的將來當 會是� 「譯叢」讀者和投稿 最近翻譯中心收到美國艾靈頓克薩斯 學購買廿五本「譯叢」第二期「小說專號」� 的訂單,而且聲明要用空郵寄去,相信一些� 中國文學的暑期課程就是指定這期「譯叢」� 爲輔助讀本。對學生來說,每期附在書末的� 中文原文是學習的最大幫助。如果那些設有� 中國文化硏究課程的外國大學和 院認為有� 需要的話,並且用行動來支持它們的需要—� 大量訂購「譯叢」,我們自會增加中英對� 照的部份。� 經驗總結� 在中西文化交流與日倶增的今天,翻譯� 的地位無疑日形重要,而「譯叢」似乎開了� 風氣之先。� 一九七五年八月亞洲協會在香港擧辦了� 「中英翻譯研討會」,在三十多位本港及來� 自台灣、日本、美國、英國和西德的參加者� 當中,就有五位是直接或間接和「譯叢」有� 關的。在會上討論的問題都是「譯叢」編輯� 經常遇到的,因此我們的經驗除了對中英的� 譯者有所幫助外,相 會有所禆益。� 在我們的經驗之中有一點極令人鼓舞,� 這就是從各地自動投來的稿件日多,很容易� 超過了「譯叢」的所需,從此可見目前極需� 要發表這類稿件的園地。一九七五年我們又� 籌劃出版一套「譯叢」叢書,將有水準的翻� 譯以及一些曾經在「譯叢」刊登過片段的譯� 作出版。叢書的第一本「中國詩的寶藏」預� 料可於一九七六年春面世,並且由華盛頓大� 學出版社發行;第二本「元曲選」於稍後與�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這些叢書將� 與「譯叢」一樣,盡量利用香港特有的中英� 文排字優良設備,把中文原文與英文譯文並� 排,以供對照。� 「譯叢」受讀者歡迎的程度可從下列兩� 則評論中見到。一位年輕的中國學者在台北� 一份重要報章上稱讚「譯叢」爲一「輸出中國� 文化」的工具,幫助糾正目前東西文化交流� 的不平衡現狀。在倫敦出版的「中國季刊」� 則稱「譯叢」爲「對文藝的新貢獻」,「它� 的特點是同時可供精通中國文學 人、略諳� 或完全不懂中文的人閱讀:它提醒了我們中� 文可以是很有趣的。」� 1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