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八年秋

⑶ 戴姬雅女士(Miss M a r y T r e g e a r ) : 宋至明的福建窰 ⑷ 阿加奧女士(Mrs. K a m e r A g a - O g l u ) : 菲律賓發現的幾種特式的中國靑瓷—其 產地及年代問題 ⑸ 屈志仁先生:北宋時期的西村、潮安及 其他廣東瓷器 四、東南亞貿易瓷及「龍缸」 ⑴ 布露珊女士(Miss R o x a n n a B r o w n ) : 東南亞陶瓷定代的考古依據 ⑵ 夏莉新博士(Dr. B a r b a r a H a r r i s s o n ) : 論來源未明之「龍缸」的古風造型及設 計 ⑶ 葛德曼博士(Dr. P a m e l a G u t m a n ) : 「龍缸」貿易 五、中國陶瓷對東南亞陶瓷傳統及其本土文化 各方面的影響 ⑴ 韋列特先生(Mr. W i l l i a m Willetts): 「中國風」與「歐州風」:談赫尼 (Hickley)所藏的一對德化瓷耳杯。 ⑵ 李志賽先生(Mr. I. L a s z l o L e g e z a ) : 從南海諸島之本土文化論貿易瓷 ⑶ 佐治桑山先生(Mr. G e o r g e K u w a y a m a ) : 泰國瓷的中國靑化圖案。 丙特別專題硏討 一、日本貿易瓷 ⑴ 英比博士(Dr. O. R . Impey):十七世 紀中葉輸往東南亞的日 二、科技研究 ⑴ 凱 爾 伯 先 生 ( M r . L . Kilb):鑑定東南 亞古代陶瓷的製造與分類的新科學方法 中國文化硏究所文物館爲了配合貿易瓷硏 討會的舉行,特別於一九七八年九月二日至三 十日主辦東亞及東南亞貿易瓷展覽,展品共 百七十五項,分別由香港、馬尼拉及新加坡公 共或私人藏品中借出展覽。展品大部分是在中 國燒製,少量產自越南和泰國。同時附展的 有各地古代遺址的陶瓷碎片樣本,供比較參政。 展品的年代由十世紀的五代宋初開始,直到 七世紀中葉的明末淸初,當時是古代亞洲各國 間航運貿易發展的高峰時期。 大學校長李卓敏博士講辭 本校中國文化研究所主辦「東亞及東南亞 貿易瓷研討會」,承蒙在座各位不遠千里而來 參加,我們表示熱烈歡迎。 這個研討會是中國文化硏究所主辦的第二 次國際性學術會議。我們舉辦這些會議有兩個 目的。其一是提倡學術硏究,更希望藉此促進 各國學者的友誼和合作。 硏討會的題目是貿易瓷,包括中國、日本 和東南亞所產的出口瓷 對古代貿易瓷的硏究也有兩個 國陶瓷史,包括美術和技術的問題, 行硏究;另外我們對古代貿易也深感興趣 爲這是整個亞洲經濟史主要的一環,而古代貿 易瓷正是這種硏究的最原始的實物資料。 我們相信香港中文大學是進行這種硏究的 一個十分適當的地點。因爲香港自古以來便是 亞洲國際貿易交通的必經之地,而且也很接近 唐宋時代的幾個大窰場。 陶瓷器並不是古代貿易的唯一商品,但是 它的物理條件卻使它成爲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研究古代社會和貿易的主要資料之一。我們可 以根據它的產地和發現地點追溯古代航運的路 線。以往進行這種工作有兩大困難。第一是出 土的陶瓷器沒有詳細和準確的考古紀錄,第二 是我們對古代華南所產陶瓷器的認識不夠全 面。但是在近年來,由於在座各位的努力,這 些問題都漸漸獲得解決。十年前在馬尼拉舉行 的貿易瓷會議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這十年來, 各位都已經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了很多的貢獻, 我們希望在這次會議中,各位能夠作更深入的 探討和互相交換心得。如果這個硏討會能夠收 到交流之效,我們的主要目的就 達到了。 本人預祝研討會成功,並謹以十分愉快的 心情宣佈「東亞及東南亞貿易瓷研討會」正式 開始。 2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