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九年秋‧冬

香港東 由本校中國文化硏究所比較文學與翻譯中 心主辦的「香港東西比較文學會議」於一九七 九年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一連三天在校內舉 行,與會學者共三十人,觀察員約三十餘人。 這是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比較文學會議,旨 在重新檢討及探索東西比較文學的基本觀念與 方法,希望透過理論與實踐的互相對照,接觸 到中國文學比較硏究的一些核心問題,以便大 家更有效地商討解答的方法,藉此擴大中國文 學硏究與比較文學硏究的視野和範疇。 出席「香港東西比較文學會議」的十三位 海外學者當中,四位來自台灣:國立台灣大學 侯健敎授、朱立民敎授、張漢良博士及淡江文 理學院紀秋郎敎授;五位來自美國:伊利諾 大學奧椎基敎授 ( P r o f e s s o r A . O w e n A l d r i d g e ) 、印第安納大學傅連斯敎授 (Professor H o r s t Frenz)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衞斯林敎 授 ( P r o f e s o r D o n a l d Wesling) 、葉維廉敎授 及南加州大學張振翱敎授;四位來自歐洲:荷 蘭 烏 得 勒 支 大 學 佛 克 馬 授 ( P r o f e s s o r D o u w e F o k k e m a ) 、荷蘭自由大學易卜芝敎授 ( P r o f e s s o r E l r u d Ibsch) 、比利時安特衞普大學 勒 佛 夫 敎 授 ( P r o f e s s o r A n d r é L e f e v e r e ) 、 及巴黎大學于儒伯敎授 ( ofessor R o b e r t 系陳炳良博士、本校中國文化硏究所所長陳荆 和敎授、文學院院長關寧安先生(Mr. J o h n B . G a n n o n )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劉殿爵敎授 系劉述先敎授、比較文學與翻譯中心宋淇先生, 以及中、英文系的 師及 較文學與翻譯中心 的成員多位。 會議分六節舉行,包括五個專題硏討會和 一個綜合討論會: ㈠ 「東西比較文學方法之探討」 主席:朱立民敎授 主講人:袁鶴翔敎授 評論者:傅連斯敎授 張振翱敎授 ㈡ 「論媒體與媒體互用觀念之形成」 主席:關寧安先生 主講人:葉維廉敎授 評論者:陸潤棠博士 鄭樹森博士 ㈢「 馬克斯主義文學批評之利弊」 主席:于儒伯敎授 主講人:佛克馬敎授 評論者:梁佳蘿博士 衞斯林敎授 ㈣ 「唐傳奇的結構文類理論初探」 主席:侯健敎授 主講人:張漢良博士 評論者:紀秋郎 易卜芝敎授 勒佛夫敎授 ㈤ 「從語言與神話看『興』的併合模式」 主席:孫述宇博士 主講人:周英雄博士 評論者:陳炳良博士 劉述先敎授 ㈥ 「東西比較文學綜合討論會」 主持人:李達三博士(Dr. J o h n D e e n e y ) 奧椎基敎授 黃維樑博士 會議開幕時由大學校長馬臨博士及中國文 化硏究所所長陳荆和敎授分別致辭。馬校長指 出:「一般人認爲文科和理科的分別在於:前 者偏重於硏究抽象和玄虛的東西,後者則偏重 於硏究具體和眞實的事物。培根 (Sir F r a n c i s B a c o n ) 利用斯芬克斯怪物的寓言,說明文理 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和兩者不同之處:一個 以物性爲對象,一個以人性爲對象,一此外又 認爲:「科學家和人文學家還有相似的地方, 就是對解決難題具有很大的決心。科學家使人 更加了解世間事物,人文學家使人更加了解人 類。只有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世界才會變得 更適合於人類生存。」會議閉幕時由侯健敎授 及傅連斯敎授作總結,並由比較文學與翻譯中 心主任宋淇先生代表會方致謝辭。會上發表的 論文、評論報吿 參考資料將於日後輯成專集 出版。 1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