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社會研究計劃 香港市政服務之提供 劉兆佳 「香港市政服務之提供及市民參與」研究 計劃是香港社會研究中心的計劃之一,由社 會學系劉兆佳博士、政治與行政學系關信基 博士及社會工作系何錦輝博士於一九八一年 底發起,並獲得加拿大國際發展硏究中心的資 助。 這項硏究是一項跨國硏究計劃的一部分, 該跨國研究計劃專門研究亞洲各地所提供、並 有市民參與的市政服務。當然,參與硏究的各 個地區,其社會性質和情況各有不同 但藉著 一個設計精密的研究架構,可以把香港、馬來 西亞、印尼及菲律賓的若干情況,作出有意義 的比較。事實上,這幾個地區已經擧辦過多次 國際性硏討會,討論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在香港進行的這項硏究計劃,主要目的是 想深入探討在所選定的四個地區(屯門、大坑 東、觀塘及西營盤)內,政府官員、地 領袖 及居民之間的相互關係。在槪念上,我們認爲 這些相互關係是在,一個特有的社會環境內建立 的。這個環境具有下列的特徵: ㈠ 其科層組織 的政府對提供市政及社會服務的工作,責任越 來越重大; ㈡ 地區領袖的階層,實力旣單薄又 脆弱; ㈢ 人口越來越依賴公共資源,以滿足其 個人及社會的需要; ㈣ 政治組織所提供的參政 途徑不足,效果亦有限。 結構嚴密的科層組織政府,一旦遇到政治 組織薄弱的社會,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就會 嚴重感到缺乏有效的中間領導階層。雖然香港 政府目前對草根階層的活動分子領袖,正採取 較容忍的態度,但對於培養領袖和建立組織的 工作,卻仍需積極進行,所採用的方法就是把 資訊、權力及其他提供參與性服務所需的資 源,與他們共同分享。 目前,香港最急切需要的,是有關如何建 立可以提供參與性較强的服務系統的資料,例 如,那些變數有助於解釋積極、有組織支持的 領袖何以會產生。這些資料對制定政策極有幫 助。爲了達到這些目的,硏究計劃要選擇差異 較大的地區來硏究,這樣才可以更容易探討出 領導所需的條件。結果我們選擇了屯門、大坑 東、觀塘和西營盤四個地區作研究對象。 一九八一年至八二年間,負責實地調查的 人,分別訪問了四個地區的政府官員、 領 袖和居民,從訪問的過程中,搜集到下列各類 資料: ㈠ 這三類人的價値和行爲取向; ㈡ 他們 怎樣理解和衡量自己及其他人所擔當 角色; ㈢ 他們怎樣建立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 ㈣ 他們 對自己的社區,以及影響本身的大問題,有甚 麼認識和感受; ㈤ 他們採取那種集體行動,去 改善社區環境及解決社區問題。簡單來說,調 查員可以根據獲得的資料,得知政府官員、領 袖和居民交往的各種形式,以及產生這些形式 的成因。 到目前爲止,我們還在繼續分析搜集到的 資料。至於其中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已經寫 成兩份報吿,由香港硏究中心出版:「領袖、 官員及市民在提供市政服務過程 的角色:香 港四個地區之比較研究」及「參與性之市政服 務:香港的互助委 會」。整個研究計劃的詳 細報告書,將於一九八五年夏天完成。 1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