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六年第二期

畢業生能否學以致用? 答:這要看我們如何去解釋學以致用。 定地說,畢業生不可能而且也不應該直接地 使用他們在學院學的東西。因爲我們 是罐 頭製造廠,在學院裏裝罐,拿出去就直接使 用。在學院裏,我們所重視的是敎育的理 論、原則和方法,學員在敎育實踐中,必須 根據不同的敎學情況和特殊需要,去設計自 己的做法。然後再作種種的適應 使理論與 實踐互相配合,以獲取敎育的效果。一般而 言,學院的畢業生,都成爲有理想和有能力 的敎師。 問:香港已進入過渡期,你們的課程與敎育目 標會不會有所改變? 答:在過渡期中,我們社會最需要的,就是有 才識和領導能力的知識分子。當前敎育的任 務,就是要爲社會培植人才,協助建立一個 公平和進步的社會制度。社會正在不斷地變 化,學校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密切是顯然的。 因此,從敎育的觀點來看,提高年輕一代的 政治意識與傳授知識與技能是同等重要的。 社會政治的變化 學術科技的發展,不斷產 生新的敎育素材,觸發新的社會問題,直接 影響敎育工作 方向、內容及質量。事實 上,敎育學院一直不斷地在修訂、增刪及加 强其課程 以求適應社會的需要及配合學術 與文化的發展。 問:敎育理論分爲很多不同的學派,你本 較偏重那一個學派? 答:中西敎育理論學派繁多。我認爲對不同的 學派都要細心硏究,經過反省、整合與試驗 的過程,然後才能善用,獲取有利的效果。 凡理論都有時空的限制,任何學說都不可能 是絕對正確的。我主張學無常師,而不要自 限於一種學說。學員如能以虛心客觀的態度 去學習和探索,將能獲得有用和靈活的敎育 理論和方法。 問:現在的敎育研究者,很多都曾在海外深 造’學習的相信都是以西方文化爲本體的敎 育理論。敎育學 「本地化」,目前進展得 怎樣了? 答:自從傳統敎育沒落以來,現行的敎育制度 無疑是倣自外國。像香港這樣一個華洋雜處 的社會,敎育的理論和方法差不多都以西方 學說爲主。可是經過數十年的引進、模倣和 適應,社會上出現了一批學術訓練已經相當 扎實的新一代敎育家。不過 般來說,我們 這一代人一時仍未能超越西方觀念和學說的 囿限,每每忽略本身社會的特點和敎育上的 特殊需要,而未能將敎育理論作調整變通, 然後應用,因而產生不到預期的敎育效果。 誠然,學術無分畛域,西方 借取經驗,實在無可厚非。但在學習 的過程中,必須謀求 自己的社會中建立鞏 固的學術和研究基礎,以便從事修正和創 新的工作,爭取學術上獨立自主的地位。因 此,我們必須加强對敎育「本地化」問題的 探究。 敎育是社會化的過程,所以它的理論所 涉及的範圍很廣 任何一種敎育理論,除了具 有以人類共同經驗爲基礎的普遍性之外,必 然具有其胎息於自己文化的特色,反映出社 會的敎育傳統與問題。它的產生,必定具有 特殊的背景與因由。所以敎育理論 應用所 牽涉的範圍,不單是敎育目的的接受或敎育 方法的採納,更重要的是敎育理論基礎部分 的種種觀念的認同。在應用 過程中,還要不 斷地試驗、檢討、修正、適應等。如何使理論 變爲實際可行,是敎育工作中最大的考驗。 照目前情況來看,華人社會中敎育學的 發展,不妨仍以西方理論與方法爲基礎而盡 量使之「本地化」。要達到這個目的, 育 學者必須把外來的學說作深入和全面的學 習、反省和批判,從而作進一步的詮釋、試 驗和變通。把「本地化」了 理論,作爲解 釋本土敎育現象和解決 土敎育問題的可用 工具。在敎育實踐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以 自己文化爲本位的敎育理論與方法。 我認爲,在如何進行和發展「本地化」 的問題上,在大專任敎和負責研究工作的敎 1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