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前漢堡大學,現在中山大學)、白佐仁 ( G u l i a n o Bertaccioli)(羅馬大學)、雷德 (Lothar Ledderose)(海德堡大學)、中山 茂(東京大學)、何兆武(淸華大學)等。在 會上宣讀的廿多篇論文,大槪可分成五大範 圍 : ⑴ 歷史背景:艾維廉(William A t w e l l ) 討 論晚明和世界各地商業活動的關係,全漢昇討 論中西絲綢貿易,趙令揚則論及明朝知識分子 的困局。 ⑵ 天主敎在中國的影響:論文有着重知識 分子與天主敎的(李弘祺)、有研究利瑪竇(史 景遷)及徐光啟(楊意龍、何兆武) ,也有 耶穌會士論八卦及意象的(郎宓榭(Michael Lackner))。另有討論日本對耶穌會傳敎士的 反應(中山茂),以及傳敎士對中國的種種報 導(白佐仁)的文章。朱維錚的論文則討論了 十八世紀的西學對中學的影響。這些論文對傳 敎士提出了新的看法:他們不單是宗敎領袖, 同時也是一個現世中人。他們對中國的生活及 變遷有敏銳的觀察,但也難免對中國文化產生 誤解。 ⑶ 思想交流及衝突:論文所討論者包括中 國哲學在歐洲的譯述(倫巴克(Knud L u n d b a e k ) ) 、 歐洲政治思想家對中國思想的反響(羅德士 ( G u n t h e r L o t t e s ) 和 狄 米 爾 ( W a l t e r D e m e l ) ) 、 啟蒙時代思潮與中國之關係(孟德衞(David Mungello))、十八世紀歐洲文學如何描寫中 國(福斯(Theodore Foss)及萊克(Donald Lach))、法國如何看待中國文化(伊利謝 (Elisseeff-Poisle))等課題。大 建基於長期的硏究成果,不少更開創新的硏究 視野。這些研究,使我們了解十七、八世紀歐 洲的思想家如何利用中國作爲爭求啟蒙的工 具。 ⑷ 科學及技術的傳播:一些論文討論了西 方科學之引進(何丙郁)及科學技術傳播的 意義 ( 白馥蘭 ( F r a n c e s c a Bray)及金基協)。 白馥蘭的論文同時也指出了李約瑟(Joseph Needham)對科技傳播的見解的一些問題。另 有兩篇論文討論西方製圖學及地理學傳入中國 之情形(林東陽)及中國知識分子如何看待新 的地理知識(陸鴻基)。 ⑸ 東西方之間的藝術:雷德候的論文硏究 中國藝術如何在不同層面影響歐洲;高美慶則 討論中國繪畫如何受到西方的影響。 四天會議之後,大部分參加者還到澳門這 個中西文化接觸的第一個口岸作了一次實 的 考察,著名耶穌會史家戴協萊神父(Father Texiera)爲各國學者介紹澳門的歷史。 這次會議能夠擧辦成功,有賴於許多文化 機構、國泰航空公司及校內友好的協助。國際 交換計劃學部的工作正是在這種合作的精神下 得以發展。 *李弘祺博士爲國際交換計劃 學部主任 9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