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十六至十八世 國際研討會 *李弘祺 十七和十八世紀之間,中國與歐洲開始了 文化的交往,彼此嚮往對方的文化,這是這時 期東西文 交流的特色。十七世紀時,歐洲傳 敎士(尤其是耶穌會敎士)及商人大量東來,絡 繹於道。他們回到歐洲後,把中國描繪成一個 奇妙而富裕的國度。中國事物新鮮而引人。許 多歐洲的著名學者對中國的種種都非常神往, 著文評論。有些更試著要瞭解開始傳入西方的 儒家思想。這種風氣到十八世紀而更盛,在藝 術界及知識界掀起了研究中國的熱潮。著名 的哲學家、文學家如萊比尼茲、伏爾泰、波 普、盧騷等都寫過有關中國的文章。中國幾 乎成了歐洲所應仿效的理性及開明政府的模 範。 另一方面,西方傳敎士傳入中國的,除了 天主敎外,還有天文學、數學和實用科技。兩個 多世紀以來,這些傳敎士吸引了許多中國人, 有些知識分子更信奉了天主敎。但更令中國人 欣羨的是西方的科技成就。這些科技知識改變 了中國人對天文地理 認識,也改變了他們對 物質世界的看法。時至今日,一般人都同意西 學的引進,雖然夾雜了天主敎,仍然是極有意 義的。 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對外的文化交流活動 縮減,因此這段歷史的硏究也跟着衰落。在西 方,名學者如萊克(Donald Lach)則仍然繼續 著述。但是,很明顯地,愈來愈少歷史學家在 這方面下功夫。直到八十年代中國實行了開放 政策後,國內外的學者才再有機會恢復這段時 期歷史的硏究 而其工作也比較容易。同時, 這段時期的歷史意義遂得重加評詁 中文大學國際交換計劃學部爲慶祝亞洲課 程開設十周年,特別擧辦了這個國際硏討會, 研討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中西文化交流。會 議得到歌德學院的鼎力支持。硏究中西文化交 流的影響及發揚其價値,這正是國際交換計劃 學部過去十年所努力的方向。 參加這次會議的著名學者,一共有廿六 位,其中包括史景遷(Jonathan D. S p e n c e ) (耶魯大學)、傅吾康(Wolfgang F r a n k e ) 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