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馬臨校長任内剪影 問:馬校長,您正式就任 九七八年十月二日。記得您在 「中大雖賴各方的厚愛和李校長的周詳 經營而得立足於穩固的基礎之上,但其處境 實如逆水行舟,不許有鬆弛間歇的餘地」, 可見您當時已經深深體會到中大校長一職任 重道遠。請問這九年來您是抱着怎麼樣的理 想和心志去肩負這一項重任? 答:我所謂中大處境如逆水行舟,不許有鬆弛 間歇的餘地,主要是出自理念和實際兩方面 的設想。先說理念。西漢末年揚雄說過敎育 的意義是「鑄人」,比如孔子曾經「鑄」顏 淵。大學敎育的基本任務,是根據人類過去 和現在累積起來的信念,去鑄造信 的擔當 者,爲社會培養一群有理想的棟樑,繼承傳 統,創造現代。中文大學是許多中國學者以 理想和心血克服無數困難和阻礙、得到香港 政府和社會的支持而建立起來的大學。我們 的宗旨,從創校初期到現在,一直是要把中 大辦成一所眞正現代化的、有國際水平和聲 望的大學;同時,又必須是一所深深植根於 中國文化 大學。實現這種願望,是有賴於 全校校董、師生的共同毅力的。 從辦校的實際工作上講,大學的敎學方 針,學術的硏究路向,始終要回應社會 挑 戰而不斷革新。這裏面牽涉到人事的任用、 成績的評價、制度的審議等等日常實務。這 一切是需要高度專業知識去應付的。 因此,中文大學要結合理念和實際,擔當 道義,建立制度’繼承創校 統,爲未來開拓康莊的大道,當 遠,而且必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深信現代大學的重要使命是敎學、硏究、 爲社會服務,三者缺一不可;而大學當局的 任務是促成這三者的平衡發展,不致偏枯。 當然,在一個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裏 學術 與專業的訓練雖然是當務之急,知識分子 的品德和修養,對社會的生活質素也起決 定性的作用。 問:中文大學推行「雙語敎學」,希望把成長 中的香港靑年帶到一個廣闊的天地,使他們 不拘囿於一種語言、一種文化,而能發揚中 國傳統,開拓世界眼光。這誠然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您認爲這是不是您任內策劃敎硏方 針過程中相當艱鉅的任務? 答:當年「富爾敦委員會報吿書」建議成立的中 文大學,不僅是一所具有國際水平 大學,而 且是一所以中文爲主要授課語言的四年制大 學。在一所爲華人子弟而設的大學中,這樣 的建議自有其不辯自明的道理。大家都知 道,過去數十年裏,香港的政制背景和貿易 情況,促成香港產生一種不平衡 雙元 化 觀:中文是大衆的普及語言,英文是行政、 貿易和專業人士的通用語言,二者各有其領 域;加上香港敎育制度過去未能正視香港 社會的文化需求,中文因此久久不能獲得合 理的地位。我們推行「雙語敎學」,當然不 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