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零年夏季

之二百萬字中,約使用了新造字 百個,進展尙算理想。倘若倚天系 統五千多造字額仍不敷應用 小組 已考慮了若干應變措施,例如爲每 部文獻建立獨立造字庫。但此擧必 將耗費相當時間,影響工作進度。 其次,爲列印「逐字索引」需 要,輸入員需製作高點數新造字 形,包括仿宋體、楷書等;而這種工 作需要耐性,更需有對中國傳統 法之審美能力,當然也費時不少。 此外,小組據以輸入之古文獻 版本,多爲宋明刻本、鈔本 書體與 現今電腦中文系統字形多有分別, 而輸入員對辨識此類古體 ,通常 感到困難。輸入員對字形之準確性 稍有疑問,都需徵詢硏究 之意 見,因而也往往增加了 所需時 間。 結語 建立「漢及以前全部傳世文獻 電腦化資料庫」,乃一嶄新之嘗試, 前路之險阻,可以想見。然而,資 料庫於漢學硏究價値重太,我輩付 出之精力與時間,想必不會白費。 何志華 計劃工作小組成員 左起 吳作基先生—協助程式設計工作 何志華先生—文獻標點、校勘、校對, 對外聯絡及協調各方面 之工作 何玉成先生—小組召集人:監察小組 工作進展及決策 何國杰先生—程式設計及編算 朱國藩先生—文獻版本審定、 文獻處理工作顧問 粱光漢先生—程式設計工作顧問 古文獻資料庫硏究計劃輸入員工作室 1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