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秋‧冬

十八鄉崇正新村 元朗早期居民先後建立了十八個圍 村,為十八鄉名稱之由來,其後該處圍村 增至三十個,崇正新村為其中之一,是個 客家人聚居的村落。一九三零年代,一些 祖籍分別為廣東嘉應州和惠陽縣的印尼和 牙買加客家歸僑相繼來港,定居於此。其 後慕名而來的歸僑和他們在內地的親友亦 陸續來此落腳,至一九五七年建立崇正新 村。較之鄰近具有較長歷史的村落,它是 一條「新村」,但新村領袖團結而有組織, 很快便改善了村內衛生及居住環境,並於 一九五九年設立崇正公立學校,給村童提 供敎育;同時,新村領袖又協助早年由十 八鄉鄉事委員會創辦的永安學校復校,並捐出大部分所需土地。 劉義章敎授對崇正新村的研究,主要是透過閲讀文獻資料、考察、訪 問村中父老和原村民,更以問卷形式調査村民何時來港、從何處到來、 對都市化和對政府政策的看法、是否講客家話等。收集所得用於重建該 村的歷史,包括建村的經過、「土客」與「新客」的關係、興辦敎育事業的 緣由、都市化對該村的影響等。研究顯示,隨著香港的都市化,崇正新 村的客家特色漸漸消失,懂客家方言的村民也日少。本身也是客家人的 劉敎授認為,重建該區歷史,將有助保存及發揚客家文化,並以之貢獻 於香港未來的發展。 劉義章教授(右二)與學生攝於崇正新村首任村長 李文康先生(中)家中 調景嶺原來的英文名稱為Rennie's Mill ( 連 尼 磨 坊 ) 。 二 十 世 紀 初 , 一位曾先後在加拿大和香港政府任職,名叫連尼(Alfred Herbert Rennie)的洋人,在該處開了一間麵粉廠,後來工廠破產,他便在 鯉魚門投海自盡。由於謠傳他是上吊自殺的,因此該地便被叫作 「吊頸嶺」。五零年港府在麵粉廠舊址建立難民營,為了 照顧難民心理,當時的社會局救濟署署長李子農 便將該處改名「調景嶺」。圖中學校等建築物 座落之處,就是當年麵粉廠舊址。 發 掘 近 代 歷 史 保 存 本 地 文 化 特 色 11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