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秋‧冬

科 幻 的 影 響 現今科幻小説、科幻電影、科幻電 視節目、科幻漫畫、科幻動畫等的盛 行,反映了科幻文藝的興起。而活在廿 一世紀的我們,亦確實是「活在科幻社會 的第一代人類」(Jean Baudrillard語),一 些數十年前天馬行空的想像,現已成為 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例如電子錢幣、聲 控電器、遙距監察系統、狗隻電子晶片 身分證等。 西方學術界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末期,已在大學開設正規的課程,講授 科幻小説與文化;及至近年,重要的科 技文化學術專著更紛紛引用科幻小説為 典為例,解釋人文學科是如何關注科技 發展對人類的影響;而個別研究範疇如 基因工程學、人工輔助生育、複製(克 隆)等,都是橫跨科技與文藝的重要議 題。 科技發展無疑為科幻小説提供了重 要的素材,但科幻小説展現的想像力和 創意,其實也成就了不少科學研究。 華 人 社 會 的 科 幻 裔 展 香港在海峽兩岸之中是言論最自 由,資訊最豐富,中西文化交匯最興盛 的地方,科幻小説創作應該最具優勢, 但實際表現卻不如台灣和中國內地。台 灣已有三代的科幻作家,無論從文化深 度或對科技發展的掌握來評核,他們的 作品都是比較優秀的。內地則有全球發 行量最大的《科幻世界》雜誌,培育了大 批年青科幻作家,問題在於他們未能接 觸到最新的科技發展消息以及其文化意 涵,外語(尤其英語)的能力也較弱。不 過,兩岸的科幻作品大都屬於「軟性」科 幻小説,跟西方科學家執筆的「硬性」科 幻小説有別。 至於香港的科幻小説,作品數量 少,素質也不高。原因之一,很可能是 香港很早便文理分科,導致科學與人文 各走極端,敎師和學生都自囿於文科或 理科的天地之中。 由現代語言及文化系王建元敎授領 導的跨科研究小組,於一九九八年獲研 究資助局撥款約一百萬港元,開展「香 港文化情境下的中國及西方科幻小説比 較研究」,旨在開闊香港人的創意思 維。 張系國打開中文科幻小說的局面 研究科幻小説 啟發創意思維 41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