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五年第二期

「知識轉移是一道連接學校和社會、惠澤雙方的橋 樑。我們的學術研究旨在應對全球面臨的問題和社會 需要。最理想的知識轉移有助催生新的策略夥伴合 作關係,發掘對社會有用的研究主題,並把研究所得 交付社區,惠及市民。」 副校長(研究)張妙清教授 英國的「研究評審工作」(RAE) 和「研究卓越架構」(REF) 英國自80年代中起,每五年進行一次 「研究評審工作」,衡量高等院校的 研究水平。院校的每個學科會陳報 RAE資料讓專家小組評級,這些評級 跟政府撥給大學的研究經費掛勾。在 2013至14年度,「研究卓越架構」取 代了「研究評審工作」,評審研究質素 的標準不再限於出版和補助金的質 量,也包括研究項目在學術圈子以外 產生的影響。這個新的制度要求大學 學系提供案例,證明其工作對社會產 生的影響—可以是公共外展或醫學 對社會的貢獻不等。在新的架構裏, 用以評核研究質素的三大條件各佔不 同比重:「成果品質」佔65%;「研究 環境」佔15%;還有新加添的「影響 力」,佔20%。 由副校長(研究) 張妙清 教授領導的知識轉移委 員會負責遴選項目,批核資助。遴選準則包括與社 會需求的關聯程度、社區參與程度、項目在社會的 認知度、能否提升相關業界的專業水準或意識,以 及能否提升所涉社區的生活質素。 社會影響愈加着重 知識轉移項目的結果,比如出訪次數、接觸人數都 在量度之列,不過,蔡錦昌博士承認,諸如行為和 社會改變等定性效果是難以量度的。他又指出, 雖然大學鼓勵教員參與社區項目,他們卻可能覺 得出版跟取得研究補助更有利其學術表現評估。 不過,在不久的將來,社區參與或會更受重視。大 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英式資助模式依賴「研究評 審工作」(RAE)的結果,但在英國,「研究評審工 作」已被「研究卓越架構」(REF)取代,後者更愈 加着重研究對社會的影響。蔡博士說:「在香港, 這個問題已掀起討論。我預見十年之內,在評估 香港的大學的表現時,對社會的影響也將在考慮 之列。」 把知識送達門前—知識轉移項目基金 5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