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六年第一期

大學與氣候變化   21 有說追本溯源,氣候變化是由 人類不加約束的欲望所造成。 因為現代生活模式就是不斷榨 取及污染環境,以滿足人類對 經濟增長及物質的追求。 人類學系副教授 林舟 教授和我 們談到中國歷史上,「貪婪」的 概念如何演變,又分享了他對重 塑現代消費文化的看法。 為何決定研究「貪婪」與 現今消費文化的關係? 「貪婪」是個有趣的概念—幾 乎每個宗教或傳統價值觀均認 為「貪婪」是指部分人過度攫取 的行為。但以現代經濟學的邏 輯觀之,每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 的權利,所以「貪婪」這個概念 並不存在。話雖如此,在世界每 一個地方的文化裡,都有被標 籤為「貪婪」的行為,而我的研 究,則集中審視何種社會及文化 規範、價值觀、習慣和規條會遏 制消費,特別是在中國帝王時代 和毛澤東時代,由於當時奉行 節約主義,炫耀式消費是會受社 會和政治打壓的。 你認為消費文化能被重塑 得更為環保嗎? 我認為可以。因為人類除了是 「經濟人」( homo economicus ) 外,亦是「道德動物」。我認為 人類應該多着力推廣道德經濟 這個概念。把經濟視為只要稍 受破壞就會枯萎的活機體是非 常危險的。因為這想法會導致 人類放任所有的欲望,不予約 束。大部分宗教都宣揚節制,提 現今社會的挑戰是 善用市場和全球貿易 所帶來的好處, 而不被 過度消費、不平等 及污染破壞。 醒人們物質的擁有轉瞬即逝,並 不是快樂的真正根源。但現今 社會只重視量化的經濟數據, 以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一個國 家的重要性及經濟表現,而忽略 人際關係及其他很多真正影響 人類快樂及健康的因素。我認 為現今社會的挑戰是如何善用 市場和全球貿易所帶來的好處, 而不被過度消費、不平等及污 染破壞。 有說強把碳排放量限制 加諸發展中國家並不公平。 你怎樣看? 有些人可能認為發達國家過去 已經製造了污染,現在卻來強 制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量,並 不公平。但同時,為了讓發展中 國家能「趕得上」發達國家,就 任由前者排放更多溫室氣體,只 會讓全世界受害(確切地說,氣 候變化傷害發展中國家的窮人 最深)。 減少全球碳排放量,並在世界 各地推動更環保及可持續發展 的方案,這兩個原則之間必須折 衷平衡。 林 舟 教 授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