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70

本校獲捐助五十萬元 訓練中國病理科醫生 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最近獲捐助五 十萬元,設立獎學金計劃,每年培訓四 至五名中國病理科醫生。 該 系 特 成 立 專 責 小 組 處 理 培 訓 事 宜。小組召集人吳浩強教授表示,病理 科是一門重要的醫學科目,因爲正確的 化驗診斷,有助治療病患者,而病理硏 究,則有助了解疾病的成因。 吳教授說,該系近年積極協助培訓 中國病理科醫生,今次獲霍英東基金資 助,成立「霍英東中國病理獎學金」, 將 可 推 動 較 全 面 的 訓 練 計 劃 。 未 來 三 年,培訓小組會到國內重點醫學院,挑 選一些優秀的年靑病理醫生或講師,到 中大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接受訓練,爲 期半年至一年不等,訓練重點包括外科 病理診斷、屍體解剖及細胞診斷。 吳教授透露,該計劃亦會資助國內 資深醫生到中大作短期交流,加強他們 對 病 理 實 驗 室 組 織 管 理 、 病 理 電 腦 程 序、病理教學及培訓計劃等專業範圍的 認識。 吳教授稱,中國病理科近年發展較 慢,平均水平不及西方,這是因爲八十 年代中期以後人才大量外流,國內又缺 乏一套有系統的培訓計劃,而醫生接觸 相關海外刊物的機會亦十分有限。他期 望該計劃可爲中國病理科作出貢獻。 中大出版社新書 國體與經體:對阿當•斯密夫原理的一種詮釋 Joseph Cropsey 著 鄧文正譯 阿當‧斯密夫( Adam Smith ) 是近代經濟學 的鼻祖, 很多論著都引用他的著作替某 些經濟政策辯護,但鮮有探討他所構思的社會經濟理論背後的道德 理論基礎。本書恰正從道德理論的層面,探討斯密夫社會經濟學說 的立論基礎。 斯密夫認爲必須建立一種新的體制,以替代長期束縛著人類的 傳統道德觀念和專制政治體制。這種現稱爲自由資本主義的新體 制,仗賴自由市場與自由競爭;它之所以能夠運作良好,是基於人 性的「自我維護」願望。斯密夫鼓吹資本主義,並不意味著資本主 義制度是自由體制,而是該制度可以讓人得到自由。他認爲與其利 用政治和宗教的束縛,逼人履行種種義務,倒不如讓人在新的政治 體制下,受內在「自我維護」的「自利」動機驅使,而去爭取成功 和致富。 他希望人能對人性有新的理解,從而追求一種較合乎人性和自由的生活。然而自由資 本主義是否値得追求呢?他的學說又是否能眞正爲人們帶來新的國家體制呢?作者 Joseph Cropsey 自有見解。譯者鄧文正爲本校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講師。 一百八十四頁,平裝本,港幣九十元 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與早期新加坡華人社會史料彙編 梁元生著 本書通過歷史資料,介紹儒學思想在新加坡的傳播情況,以及儒家思想與華人社會發 展之關係。 作者在書中詳細分析十九世紀末葉,新加坡的儒學運動與當時 華人社會的關係,描述華人社會在推行是次運動的方法和途徑,並 就新加坡華人推行儒家思想的努力,分作四個範疇,介紹一些重要 的史料:一是傳播儒家思想的媒介,包括崇文閣、萃英書院、會賢 社、樂善社和好學會的資料;二是儒教復興運動的計劃及其推展; 三是儒家思想普及化的努力,包括了「白話化」和「本土化」的課 程改革及改寫課本的資料,例如邱菽園的《新編千字文》及張克誠 的《孔教撮要白話》等;四是報章的言論,收集了當時幾份重要的 華文報章中有關儒學的討論和辯論,這些華文報章有《叻報》、 《天南新報》、《星報》和《日新報》等。此外,又分析和總結二 十世紀八十年代新加坡的現代儒學運動,使讀者對儒家學說在新加坡的傳播有整體的認識, 並了解儒家學說與歷史連貫發展的關係,明白爲何九十年代的新加坡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 產生回歸和嚮往之心。作者梁元生爲本校歷史系高級講師。 二百七十四頁,平裝本,港幣一百二十元 (大學同人在富爾敦樓大學書店購買上述書籍,可獲八折優待。 ) 中國近代海關史 近七十名海內外歷史學者於五月四 至六日聚首祖堯會議廳,參加中國海關 史第三次國際學術硏討會,發表對中國 近代海關史的硏究心得。 出席硏討會的香港學者二十多人, 其餘四十多名學者來自中國、台灣、澳 門、美國和日本。他們除交流新的海關 史硏究資料外,探討的專題廣涉中國海 關的人事制度、中國海關與對外貿易、 中 國 海 關 與 中 外 關 係 、 中 國 海 關 與 日 本,以及中國海關與近代中國社會等。 硏討會由歷史系主辦,文學院及蔣 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 華人社會研討會 逾三十位香港、中國、台灣和新加 坡學者,上月杪參加在本校舉行的「第 二屆華人社會社會指標硏討會」,討論 社會指標硏究對華人社會的適用性,並 論述各主要華人社會的指標硏究發展槪 況,以及它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係。 與會者多爲長期硏究華人社會指標 的社會學者,他們在會上就社會指標體 系 的 發 展 與 應 用 、 社 會 發 展 、 生 活 素 質、社會文化取向、教育與就業、社會 分化、健康與家庭等專題交流,並發表 論文共二十三篇。 硏討會於四月廿七至廿九日假祖堯 會議廳舉行,由本校香港亞太硏究所、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和香港大 學社會學系聯合舉辦。 中文教學硏討會 課程與教學學系於四月廿九日假信 和 樓 和 王 福 元 樓 舉 辦 「 中 文 教 學 硏 討 會」,與教育工作者討論閱讀教學的問 題。 共有二百四十位學者、中學中文科 教師、師資培訓人員和視導人員出席。 他們環繞閱讀活動的設計、文言文篇章 教學、中國語文及文化科教學,以及範 文教學法分組討論,講述課程設計的問 題,並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 中大學生壁球賽奪獎 由熱心學生組成的中大壁球會,參 加本年度大專壁球賽,奪得女子個人冠 軍,以及男子和女子隊際季軍。 賽事於九四年十一月至九五年四月 舉行,由大專壁球會主辦。參賽院校有 中 大 、 港 大 、 科 大 、 城 大 、 理 大 、 浸 大、嶺南及樹仁。 本校美國交換生 L i s a Regan 進入決賽 並擊敗上屆冠軍的浸大代表,摘取女子 個人桂冠。隊際賽事經過七輪激烈的比 拚後,中大壁球會得男女子組季軍。男 子隊際冠亞軍分別爲港大及城大,女子 隊則依次爲城大及港大。 中大壁球會代表陳少康(生化系學 生)表示,該會由熱愛壁球運動的中大 學生組成,除與其他大專友隊對賽外, 亦參加香港壁球總會舉辦的公開聯賽。 中大通訊 1 第七十期 一 九 九 五 年 五 月 十 九 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