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75

本校與國内交流大事年表 年份 摘要 78 與國內學術機構代表會面 79 接待中山大學代表團,並簽訂全港首 份與國內院校交流之協議。 83 馬臨校長率領中大代表團正式訪問北 京大學、淸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中 國社會科學院及上海復旦大學。 85 於秘書處設學術交流處,處理與中國 交流之事務。 87 全年接待八百多名國內來客,創歷史 高峰。 89 「六四」後,中大仍與國內學術機構 保持緊密聯繫。 91 大學全面檢討對外聯繫及學術交流計 劃,七月成立學術聯繫辦事處,原學 術交流處易名「中國學術交流組」, 改隸該處。 與台灣學府交流新局面 中大與台灣院校的學術交流發展一向平穩,新亞書院、聯合 書院、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化硏究所等與當地院校均有聯 繫。 今年七月,高錕校長與陳維昭校長分別代表中大和台灣大學 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書,爲港台學術交流打開新局面,除實際 學術合作外,亦深具歷史意義。 近年交往 中大以前雖不曾與 台灣學 府訂有任何交流協議,但素 與台灣 多所院校有密切學 術聯繫 。至九二年,中大與台大合作展開一項 爲期三年的「中國硏究與 台灣交 流發展 計劃」 。當年經副校長金 耀基教授努力奔走,台灣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慷慨撥款三百萬港元(分三年發放,每年一百萬 元),資助兩所大學之中國研究。資助項目包括: (一)邀請國際知名學者擔任「中國講座敎 授」,到港台兩地主持研討會,講演或是短期任教。 過去三年,美國著名中國哲學學者墨子刻( Thomas A. Metzger) 教授、洛杉磯加州大學遠東系教授兼文學評論家李歐梵教授,以 及哈佛大學燕京教授兼人類學者屈臣 (James L. Watson) 教授,先 後到訪中大。墨子刻教授在哲學系授課四個月,李教授及屈臣教 授分別主持多項講座。李教授更與本校英文系陳淸僑博士合作硏 究香港文化。 (二)資助兩地教硏人員及學生互訪及從事研究。至今兩校 共有五十六名學者獲資助,台大佔六成名額,他們不少還藉機到 大陸交流。 該計劃由兩校共同管理,中大主要負責行政工作,並爲訪問 學人提供住宿。校方委派王建元博士(前國際交換計劃學部主 任)主理該項交流計劃。 王博士說,該計劃每年十一或十二月接受申請, 獲資 助的交 流活動多於暑假舉行,以減少對教學 的影響。 王博士稱,獲資助者事後須向該計劃委員會提交報告。他們 均肯定該計劃的效益,希望擴展港台之間的交流計劃。王博士續 說,該計劃除裨益獲資助者外,亦開拓了海峽兩岸和香港三地之 合作硏究天地。關信基教授已因而與相關學者合作進行一項大型 南中國研究計劃。 簽約前因後果 去年五月,前副校長譚尙渭教授率領中大代表團到台大訪 問,並礎商該計劃應否延續。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認爲該 計劃成績驕人,再次撥款,資助另一爲期三年的交流發展計劃。 兩校同意在原有基礎上,邀請更多海峽兩岸和香港傑出學人 講學,並放寬申請者的限制,兩校以外的合適教研人員也可獲資 助。亦由是須簽訂協議書。 王博士透露,兩校尙構思在新協議下合辦學術會議,進行合 作研究,交換學術資訊和刊物。 他表示,中大向來致力於國際教育理念,鼓勵師生開展各種 形式的學術交流。適値香港回歸中國的過渡時期,中大已借該計 劃築 起一道新橋樑,讓三地學者可在更理想更暢通的渠道下進行 學術交流,作更大貢獻。 簽約後,兩校高層合照留念 讀者來函及回應 當中大的景觀一天一天遭到破壞之際,我 又自報章上驚聞校園內將興建「全亞洲效果最 佳音樂廳」之消息(見《明報》21/6/95);報導 又說音樂廳將是樓高兩層,設四百座位,可容納管絃樂團及合唱 團共一百二十人同台演出,可見工程規模不少,亦即可令崇基學 院一帶之生態環境進一步陷入不復之境。 理論上,大學是社會良知之反映,是批判社會無反省地追 求單線發展之觀念泉源。然而,中大歷來在綠化本地的思維與實 踐上,既沒有特別建樹,反而背道而馳,令我作爲其中一員,深 感不安。 回到音樂廳的問題上:香港已有演藝學院,中大音樂系的 特色自然較偏重於硏究和資料整存方面,此中有無盡的寶藏可供 開發,實在毋須靠「最怎樣怎樣」的建築物去充撐場面。另一方 面,香港即使缺乏民眾參加音樂活動的場地,也不能由位處中大 的音樂廳去塡補需要。凡此種種,不禁令我推想中大若然大興土 木去建「第一」音樂廳,多少與要做「一哥」心態有關。 但要做一哥所衍生的山頭主義、妄顧大局和無視社群共同 參與及決策等等情況,在當今之世,已屬落後意識;因爲這不但 有違締造負責任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也反映未能符合「尊重本土 生物與文化資源多樣化」之可持續發展原則。 望有關當局臨崖勒馬。 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文思慧 敬閱文思慧博士有關本系擬建音樂廳的文章,很多謝中大同人對本系 發展的關注,特回應如下: 中大音樂系成立於一九六五年,三十年來默默耕耘,校友遍布世界各 地。現浸會大學音樂系系主任林淸華教授,香港電台第四台台長鄭新文先生,演藝學院電 子音樂課程主任麥偉鏡先生,加州大學聖達巴巴拉分校音樂教授林萃靑教授,美國積遜市 交響樂團總監鄧祖同先生,德國柏林歌劇院女高音李慧雲女士等,均爲本系畢業生。於本 系任教之校友亦有五位(包括本人)。校友能於作曲、指揮、演奏/唱、硏究等不同範圍有傑 出表現,實有賴本系一貫兼重學科和術科,以及強調中西文化之融會。本系師生除著重學 科硏究外,亦必兼擅最少一門演奏術科,並非單只著重理論。 一九八五年,演藝學院開辦之時,音樂界中人皆淸晰明白,該院的功能及偏重俱與本 系不同。而現今中大、港大、浸大及演藝學院音樂同儕亦常有聯繫,討論發展方向,減少 課程重疊,致力爲莘莘學子提供多些選擇。槪括而言,演藝學院以訓練術科人才爲主,畢 業生多投身演奏行業;本系則學術兼重,培養學者及學者演奏家。若認爲香港已有演藝學 院因而其他院校音樂課程不用著重演奏,則相信本系以至其他院校音樂同道均未敢苟同。 文博士談及中大校園生態保護問題,本系同人齊表贊同及支持,亦賞識文博士之先 見。然而建議中的音樂廳,實由崇基教學樓第五期工程其中一講室改裝,不需闢地興建。 至於整個第五期工程的計劃,乃由校方制定。施工期間,本系同人亦希望校方如文博士所 言,切勿破壞生態環境。 至於建成一所優良音樂廳會否令中大有「一哥心態」,本系同人均同意文博士所述, 認爲不該抱有此種心態。然而,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竭盡所能,爲學生爭取優良的學 習、硏究及實踐的環境,俾培養優秀人才,服務社會。而此一目標,則各系同人應予認同 及彼此支持。本系現有學生(硏究院、全日及兼讀學士課程)逾一百六十人,術科活動的 排練及演出場地三十年來從未獲得解決,拖延了發展速度。提供一個可容納樂團及合唱團 排練、錄音及演出的場所,實在是教學的必要條件,也是本系歷屆師生的心願。況且,本 系的術科活動歡迎外系師生參與,即校內外人士皆可享用一個設備現代化的影音室,對本 地文化發展,助力至大。 近年香港市民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大增,有見及此,香港政府已成立藝術發展局,提出 一九九六至二零零一年的五年發展計劃,而市政局亦迅速檢討並制定未來五年的文化政 策。中大校方能適時通過設立該音樂廳,實乃體察香港社會需要,德育美育並重之舉。 高瞻遠矚的教育工作者,於此物換星移之際,當努力不懈使教育工作更臻完善,與時 代同步。本系同人三十年來一直共同努力,冀於進入廿一世紀時能替中國以至世界造就更 多音樂英才,滋養社會文化。本人歡迎對本系發展方向有建議或查詢者來函。對文博士一 文,本系同人定當自勉,不負其對本系的關懷。謹此致謝。 音樂系系主任陳永華 中大通訊 3 第七十五期 一九九五年十月四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