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20

楊汝萬教授服務聯合國 地理講座教授楊汝萬教授最近獲委任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國際科學諮詢 委員會的成員,是首位加入該委員會的本 港學者。 國際科學諮詢委員會由國際知名的科 學家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獎人組成,就科 學發展及推動方略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供意 見,也會就明年召開的世界科學會議議程 提出建議。 楊教授一直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 與眾多政府或非政府組織均有緊密的聯 繫,他加入國際科學諮詢委員會後,會藉 著過去建立的關係網,進一步推動東西方 之間,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以 至全人類的合作。 楊教授又表示,不同的社群不單在經 濟或金融市場上息息相關,在思想、槪念 甚至生活方式上都會互相影響,科學的影 響也是全球化的;由於他的主要硏究興趣 是都市發展和市鎭規劃,他會集中探討 「世界城市」的課題,並希望在這方面作出 貢獻。 楊教授現兼掌香港亞太硏究所和逸夫 書院。 崇基學生往訪復旦 探討上海教育制度 崇基學院學生代表團上月廿七 日報聘上海復旦大學,開展爲期十 天的訪問,探討當地教育發展的槪 況。 十名崇基學生跟復旦學生就香 港與上海的教育制度及發展進行了 多次討論和開展小組硏究。此外, 崇基學生也參觀了上海多個教育機 構及政府部門,以了解當地教育發 展的實況。 訪問活動精要將於本月底在崇基禮拜堂地下及眾志堂一樓大堂展出。兩校學生互訪 交流計劃是崇基學院通識教育的一部分,獲亞洲區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資助。復 旦訪問團去夏到訪崇基,就華人社會的經濟發展作交流討論。 中文大學出版社新書 大學同人於富爾敦樓大學書店購買下列書籍,可獲八折優待。 《個人工作與家庭治療》 本書由高劉寶慈和朱亮基合編,共分七章,論及個人工作與 家庭治療、行爲治療法、認知行爲介入法、危機介入、結構式家 庭治療法、沙維雅模式家庭治療法和策略家庭治療法,除詳細分 析各項理論的歷史背景、價値取向、假設、介入的步驟與技巧 外,還以本地案例闡釋它們的應用方法。本書理論與實務並 重,適合社會工作者、心理學家、輔導員、醫護人員、教師和 教牧人員等參閱。 國際統一書號962-201-801-7 ,平裝本, 三百 零八頁,九十八港元。 《敎育學報》 《教育學報》由香港教育硏究所與中文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每年兩期,刊載海內外 教育界人士撰寫的論文、硏究報告、評論、書評等,理論與經驗並重,且嘗試從不同角 度對教育進程實行理性與系統的分析,促進前線教師與教育硏究者的交流。 今期(第二十五卷第一期)由曾榮光編,內容包括: ‧學校危機的理念和管理:多元觀點的分析(鄭燕祥、伍國雄) ‧香港學校的管理改革:問責制度的重整(彭新強) ‧應用結構方程模式之問題和謬誤(江哲光、侯傑泰) ‧學業自我槪念:結構、機制及與學習成績的關係(李曉東) ‧香港家長教師會的功能(龐憶華,以英文撰寫) ‧香港青少年的家庭關係、自我槪念和犯罪行爲(劉潔玲、 陳維鄂,以英文撰寫) ‧家長對課外活動的態度(林智中、黃毅英,以英文撰寫) ‧檢視「校本管理」的學校改革(何瑞珠,書評,以英文撰寫) 國際標準叢刊編號1025-1936 ,平裝本,五十港元。 行政與診症 皆我所欲也 彭國雄醫生出長保健處二者兼得 自鄧秉鈞醫生於九五年十月退休後, 保健處主任的職位懸空了兩年多;校方去 年委任前衛生署副署長彭國雄醫生自九七 年十一月十日起接掌該職。 「出長保健處,是要尋求新的挑戰。」 彭醫生迅速省閱並簽署手上文件後,從容 地回答本刊記者的提問。 翻看彭醫生的資歷:在醫務衛生署 (現改稱衛生署)服務達二十四年之久。參 與策劃全港公共衛生政策。移居澳洲後, 又獲北領地省政府委任,負責擬訂了醫療政 策,解決土著嚴重缺乏醫療照顧的問題。 「土著占北領地總人口四分之一,這是一 項重要的醫療課題,極具挑戰性。」彭醫 生說。 中大相對來說只是個小社區,挑戰不 大,問彭醫生爲甚麼選擇這個崗位,他笑 笑說:「雖然保健處服務的人數有限,但 有其獨特性;而且對我來說,這是全新的 經驗。最重要的是,這份工作既可讓我處 理行政事務,發揮所長,又能提供臨床診 症的機會。」聽得出,放下聽筒多年的彭 醫生有些技癢。 彭醫生暫時是早上看症,下午專注行 政事務,日後會視乎需要而改動。重回醫 療前線,他坦言診症技巧並無生疏,倒是 需花點時間去了解本地的醫療運作及動 態,如轉介病人的方法、用藥改變等,所 以早在回港前,他已向同行討教。「另 外,當然需要同事多加提點。」 彭醫生擅長公共衛生及醫療行政,他 相信這亦是獲聘的主因。他刻下的使命, 就是要進一步提高雖處的服務質素及效 率,以達到更佳的經濟效益。 由於尙未徹底了解中大的體制,彭醫 生謙稱目前仍是學習階段,很難說可以借 用過往哪些經驗來應付新工作。然而他強 調,不論是衛生署、澳洲政府,或是中大 保健處’雖然架構、規模、服務對象與人 數都不盡相同,但均以保健爲目標,有些 大原則是放諸各處皆可行的。 「平等、團隊精神與溝通」就是彭醫生 奉行多年的主要管理原則。 他說:「以保健處爲例,約有五十名 職員,不管是醫生、護士,或是配藥員、 接待員,他們的表現都會影響保健處的運 作,都是同等重要。良好的團隊精神能提 高服務質素。因此,每作重要決策之前, 我必定會徵詢同事的意見。」 要讓每位職員參與制定運作策略,彼 此合作無間,必須保持內部與對外溝通暢 順°彭醫生定期約見保健處各單位主管及 員工,了解他們的工作,互相交流。 他表示會繼續藉午餐例會及各職級工 作會議作溝通橋樑,也會把握日常與職員 交談的機會,收集意見。 問彭醫生對保健處的設備與服務有何 評價,他思索了一會說:「初次認識保健 處便有一個深刻印象:職員入職前均受過 嚴格的專業訓練,也有不少曾接受在職訓 練吸收新知,我對他們的能力絕對有信 心。同時,大部分職員在保健處服務了一 段長時聞,十分淸楚求診者常患的疾病與 需要,能提供適當的治療,相信大學同人 亦會同意。未來的工作,就是要盡量發揮 各人所長。」 彭醫生透露,早前大學管理效率專責 小組曾檢討保健處的運作,並提出一些建 議,他會硏究這些資料,審視目前情況, 再加入同事的意見,然後擬訂保健處的發 展方向。可以肯定的是,保健處除致力提 供高質素的醫療服務,還會續辦預防及控 制疾病的講座和教育活動,以及加強宣傳 流行疾病的預防方法。他自己會側重推動 及監察醫療服務。 彭醫生特別補充,大學同人的意見, 不論是稱讚或是投訴,他都樂意接受, 「因爲這是品質保證的方法之一」,所以大 家別吝嗇發表意見。 陳偉珠 彭國雄醫生小傳 一九六六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獲頒内外全科醫學士學位。 *六七年加入香港醫務衛生署服務,先後在瑪麗醫院急症室、伊利沙伯醫院腦 外科及外科部、鄧肇堅聲院、瑪嘉烈醫院及九龍醫院任職,並晉升至首席醫 官及醫院院長。 *八三年赴新加坡進修,翌年回港出任醫務衛生署助理署長,處理人力發展及 策劃事務,其後升任醫務衛生署新界西區署長。 *八九至九一年,晉升爲香港衛生署副署長。 *九一年提早退休,移居澳洲。九一至九七年間,獲澳洲北領地省政府委任, 負責規劃及評審當地的教育及醫療計劃、監管醫療法例、處理有關臨終病患 者權益法例,並參與多個全國醫療管理項目及工作坊。 *九三年獲頒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社會醫學)、九五年獲頒澳洲醫療服務行 政人員學院院士及澳洲北領地大學管理學學士後文憑。 *歷任澳洲北領地心理學師註册委員會主席、職業治療師註冊委員會主席及澳 洲全國心理學師註冊委員會會議主席。 第一二 〇 期 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九日 2 中大通訊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