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37

社會科學院九八新生問卷調查 大學生的社會意識與質素提升 隨著大專教育的普及,大學生的質素 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根據今 年新生入學成績統計顯示,社會科學院九 個學系的新生入學成績與去年的相若,這 些公開考試成績固然可以反映學生的學業 水平,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他們在其他方 面的質素或需要。然而,社會大眾卻普遍 要求大學生不單學業成績好,更要掌握社 會脈搏,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基於這種種原因,社會科學院向九八 年入學的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進一 步了解他們選擇社會科學學科的原因和他 們對一些問題的立場和看法。這些資料對 學院提升學生質素有積極的參考作用。 我們發出問卷給五百四十二名一年級 新生,收回問卷四百六十三份,回收率為 百分之八十五。問卷內容主要分兩大類, 第一是學生的背景資料,包括居住地區、 選擇主修學系的原因、對大學生活的期 望、可能面對的困難等。第二部分是了解 學生的社會意識、價值取向和生活態度。 以下是調查結果的重點︰ (一)學生選讀社會科學的原因 學生選讀社會科學的四大原因分別是 對學科有興趣、學科與日常生活息息相 關、學系的聲譽,以及老師、父母與朋友 的影響。超過六成受訪者選讀社會科學的 目的,是加深對社會的認識。由此顯示, 學生對社會科學知識的「應用性」(能夠應 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性」(與社會現況 緊密連繫)有很大期望,而這亦引證大學 生已意識到關心社會事務的重要。 (二)學生的社會意識 社會科學院新生的社會意識頗高,接 近五成學生對「關心校政及社會問題,相 對於個人前途,只屬次要事情」的說法並 不認同,又有五成多不同意「普通市民對 政府政策沒有影響力」的說法。有更多學 生不贊同「政治是黑暗和污穢的,盡可能 不要介入」。上述意向是否大學生的主流 取態,值得進一步探討。而學生若真能把 上述意向轉化為具體行動,對大學、甚至 對社會都大有裨益。 ( 三 ) 學 生 的 一 些 價 值 取向 價值影響學生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模 式。六成新生反對經濟繁榮較民主人權重 要的講法;大多數學生不認為「貧窮只是 個人問題,跟別人與社會無關」。過半數 學生指出,工作滿足感較金錢報酬重要; 七成多認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不 應有的工作態度。 (四)意識與行動 學生的社會意識和態度有否與個人生 活結合呢?又或他們對社會的關心是否停 留在「講」和「想」的層次呢?我們就「閱 讀/收看時事新聞」、「參與義務工作」、 「討論時事/參加時事講座」、「參加遊行/ 集會/示威」四大方面,調查了解學生的參 與情況。結果顯示,他們對上列活動的參 與率若由高至低排列,與上述的次序相 同,反映他們傾向以較靜態的方式關心社 會活動。 本院走訪了兩名一年級學生,希望從 另一角度引證問卷調查的結果。 經濟學系周德威同學說:「我選讀經 濟學,是希望將來能對香港的經濟政策作 出貢獻。香港經歷金融風暴,財金官員的 表現備受批評,由此可知經濟理論的重 要。身為一個讀經濟學的學生,我認為社 會觸覺十分重要,因為經濟知識與人、與 社會有密切的關係。我覺得自己未來仍需 加強社會意識。」 心理學系李鳳怡同學說:「我選讀心 理學,主要基於興趣。我感覺到香港人承 受的壓力大,心理容易不平衡,心理學知 識可以幫助我了解自己,亦能讓我幫助他 人。我希望將來學以致用,從事輔導工 作。讀心理學的人要關心社會,每當社會 上發生倫常慘劇,都可從心理學角度加以 分析。我亦參加了國是學會,希望加深對 祖國的認識。」 總括而言,全人發展一向是我們所追 求的大學教育的理想,上述的問卷調查顯 示了學生的一些社會意識和價值取向,當 中尚有許多值得發掘之處,期望這項調查 能收拋磚引玉之效。 社 會 科 學 院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電腦藝術比賽 「京滬穗港青少 年電腦總畫暨多媒 體藝術比賽——香港 區比賽1998」頒 獎典禮,本月一日 在教育署目標為本 教 育 資 源 中 心 舉 行。比賽由訊息網 絡研究所和香港學 校網絡連同香港電 腦教育學會和中國 新聞社香港分社合 辦,教育署協辦。 圖為得獎者與主禮 嘉賓合照。 • Per sona l ia •人事動態• Personal ia •人事動態• 中大通訊 CUHK NEWSLETTER 網址 we b s i te http://www.cuhk.edu.hk/puo/ 1. 本刊逢四日及十九日出版。 2. 來函或投稿請寄沙田香港中文大學秘書處出版事務處《中大通訊》 編輯部(電話 2609 8584, 圖文傳真 2603 6864 ,電子郵遞 pub2@uab.msmail.cuhk.edu.hk ) 。 3. 投稿者須附真實姓名、地址及聯絡電話,文章則可用筆名發表。 4. 編輯有權刪改及決定是否刊登來稿,不欲稿件被刪者請預先聲明。 5. 本刊所載文章只反映作者之觀點和意見,並不代表校方或本刊立場。 6. 所有內容未經編者書面准許,不得轉載。 7. 本刊每期發行三千八百份,免費供校內教職員索閱,部分郵寄本地教 育機構及與大學有關人士。私人索閱,請致函本刊查詢。 1. The Newsletter is published on the 4th and 19th of each month. 2. A ll contributions and suggestions should be sent to the Editor, CUHK Newsletter, Publication Office, University Secretari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el. 2609 8584; fax. 2603 6864; e-mail pub2@uab.msmail.cuhk.edu.hk ). 3. Contributions should bear the writer's name and contact telephone number, and may be published under pseudonyms. No anonymous letters will be published. 4. The Editor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ject contributions and to edit all articles without notice for reasons of clarity, length or grammar. Those who do not want to have their articles amended should indicate clearly in writing. 5.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e CUHK Newsletter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versity or the Editor. 6. No part of this newsletter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the written consent of the Editor. 7. This publication has a circulation of 3,800 and is primarily intended for staff members of CUHK. Copies are also sent to loc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assoc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Those who wish to be included on the mailing list please contact the Newsletter direct. 截稿日期 Deadlines for Contributions 期數 Issue no. 出版日期 Issue date 截稿日期 Deadline for contributions 138 4,1.99 15.12.98 139 19.1.99 4.1.99 140 4.2.99 18.1.99 141 4.3.99 10.2.99 142 19.3.99 3.3.99 143 4.4.99 17.3.99 144 19.4.99 30.3.99 145 4.5.99 16.4.99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事務處出版 編輯:梁其汝 助理編輯:蔡世彬 李琪 陳偉珠 製作:梅潔媚 Published by the Publication Offi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ditor: Amy K.Y. Leung Assistant Editors: Piera Chen, Lawrence Choi Graphic Designer: May Mui 印刷:鮑思高印刷有限公司 Printing: Don Bosco Printing Co. Ltd. 中大通訊 第一三七期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2 In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 can only  be accessed with CWEM password .   若要瀏覽本部分的資料, 請須輸 入 中大校園電子郵件密碼 。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