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56

公元二千年數位問題資訊中心候命 電算機服務處/資訊科技服務處將會成立「公元二千年數位問題資訊中心」,以 解答用戶對中央管理的電腦系統(包括硬件及軟件)和網絡在過渡公元二千 年時運作情況的疑問。 該中心於二零零零年一月一日零時開始運作,至一月三日晚上十二時止。有 關詳情,可參看網頁 http://www.cuhk.edu.hk/y2k/yic 或致電二六零三七八零四或二六 零三七八五四,亦可電郵 yic@cuhk.edu.hk 。 電腦中心會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六時至二零零零年一月一日晚 上十二時全面檢查所有中央系統,期間各系統會間歇性關閉及出現不穩定情況。 用戶不要在這段時間在電腦作重要的工作。碧秋樓一樓用戶區亦會於一九九九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午十二時至二零零零年一月二日上午九時暫停開放。 醫學動態 微 創 心 胸 手 術 減 輕 病 人 痛 楚 醫學院近年積極開展的微創心胸外科手術,能減輕病人的痛楚,縮短復元時 間,成績卓著。 傳統開胸手術的切 口非常長,由背部一直 延至胸前(圖一),病人 承受很大的創傷,需要 很長的時間才能康復。 醫學院利用電視輔 助施行的微創胸腔外科 手術,只須在病人身上 做幾個微小切口(圖 二),無須割開胸壁肌肉 和分開肋骨。病人在手 術後幾天便可出院。 這種新手術也可應用於心臟外科,包括主動脈瓣膜置換、全主動脈根部置換 及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更可在病人心臟不停跳動的情況下進行,避免了使用心肺 機進行體外循環而可能對身體其他器官如腦、腎等造成不良影響。醫學院在九六 年已進行了本港首宗心臟不停跳動手術。 醫學院致力發展微創外科手術,亦是世界上少數率先成功進行多項複雜微創 心胸外科手術的機構。這些卓越成績,見諸本校心胸外科主管嚴秉泉教授主編的 專著Minimal Access Cardiothoracic Surgery 。該書最近由世界著名醫學出版社 W B Saunder 出版,為國際醫學界公認的必備參考書。嚴教授亦曾應邀往多個國家示範 或教授這種手術。 雖然這種新手術優點很多,但要求的技巧亦很高,醫生須接受全新的訓練。 醫學院在這方面的培訓工作不遺餘力,迄今共有十三名醫生受訓;而本校設計的 一個跳動心臟手術訓練模型已取得美國的專利權。 本 港 學 童 身 心 健 康 狀 況 欠 佳 社區及家庭醫學系的大型調查發現,一成四學生常因身體或情緒問題而感到 困擾,學生的年級越高,他們的生活習慣越不健康,須急切加強中小學生的身心 及社交健康教育,使他們妥善解決自身的問題。 該系獲優質教育基金贊助,聯同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津貼小學議會及香港特 殊學校議會推出「健康學校」計劃,其中一項主要工作是調查香港學童的健康狀況 及趨勢。調查於今年進行,訪問了二萬六千多名學生,年齡由十至二十歲。調查 結果清楚顯示,高年級生的身心健康問題較嚴重,其中一個原因是功課繁重及中 學課程並不重視健康教育。當局必須改變只是強調身體健康的健康教育,幫助學 生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及生活態度。而要健康教育成功,有賴教師對健康概念的認 識及能否與學生溝通,亦需學校行政人員、家長、社區領袖及學生的積極參與。 葉 酸 能 預 防 心 血 管 病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胡錦生教授的研究顯示,葉酸能減輕動脈血管粥樣硬化 的早期癥狀,有效預防心臟病。 葉酸的主要來源為蔬菜及甘橘類果物。血管內皮功能失調是動脈血管粥樣硬 化的早期癥狀。研究發現,只要連續八個星期每天服用十微克的葉酸補充劑,人 體血管的彈性可提高百分之三十五。 有關的研究結果於本月《美國心臟醫學會期刊》發表,是首份紀錄葉酸能有效 預防同型高半胱氨酸水平偏高者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的文獻。同型高半胱氨酸是一 種由肉類或奶製品代謝時產生的氨基酸。這項有關葉酸功能的新發現,證明以蔬 菜為主的傳統華人飲食可預防心臟病。 胡教授會繼續研究進食蔬菜對保護血管功能的效用,現正招募一百名本港素 食者進行一項免費的超聲波測試,有興趣者可致電二六四七六五六一(續博士或黃 姑娘)或二六三二三一七三(方小姐)登記。 圖一︰傳統開胸手術切口 圖二:電視輔助胸腔手術切口 成立兩所研究中心 促進長者健康研究中 風療法 香 港人口急劇老化,帶來嚴重的醫療、經濟和社會問題,本校特成立老年學及 老年病學研究中心和華人腦血管病研究中心,開展相關的研究。 老 年 學 及 老 年 病 學 研 究 中 心 老年學及老年病學研究中心是跨學科的研究中心,集合了中大內科及藥物治 療學、社區及家庭醫學、精神科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護理學、社會學、社會 工作學、心理學的專家,研究老化過程對香港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中心亦會發展與內地、區域性及國際性組織的聯繫,交流專業經驗及意見。 華 人 腦 血 管 病 研 究 中 心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與北京協 和醫院神經科及上海醫科大學神經 病學研究所合作,成立華人腦血管 病研究中心,以推動本港與內地在 華人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病理生 理學及防治的合作研究。 腦血管病俗稱中風,是華人的 頭號殺手。內地的中風發病率僅次 於俄羅斯及芬蘭,較其他國家為 高,而華人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亦較心血管病高出兩倍。在香港,每年因中風死亡 或殘障的人逾萬。由於有研究證明華人中風的情況有別於西方人,故有需要加強 華人中風的研究,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會議 中 科院暨中大地球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上月廿二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國 際歐亞科學院亞太區域院士會議,商討籌辦國際歐亞科學院亞太區域科學 中心。 與會者包括國際歐亞科學院院 長什理亞耶夫院士,聯合國教育科 學及文化組織顧問、中大香港亞太 研究所所長楊汝萬教授,地球信息 科學聯合實驗室主任林琿教授,以 及來自中、俄、美、日、泰、越南 及新加坡等國的院士。他們在會上 提議以聯合實驗室為聯絡站。林琿 教授對此表示興奮,認為有助推動 香港科技界更多參與內地和國際的 學術活動,並為香港承擔更多的區 域和國際義務奠定良好基礎。 國際歐亞科學院隸屬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由歐亞著名科學家和技術 專家組成。而該院的中國科學中心由五十五位院士組成,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的院長。 聯合實驗室主任林琿教授(右)向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 院士 (中)介紹實驗室的研究成果 港人對社會問題及福利的看法 根據本校一項調查顯示,民意認為香港的社會問題已經大致穩定下來,但貧富 懸殊、貧窮及失業等問題仍然處於危險水平,而隱藏的社會分化程度令人 擔憂。 調查由社會工作學系王卓祺教授及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博士主 持,在董建華公布第三份施政報告之後進行。調查結果與九七及九八年十月開展 的兩次同類調查比較,雖然客觀的社會及經濟條件惡劣(如失業率維持於百分之六 點一),而市民對剛公布的施政報告評價又不高,但受訪者對貧富差距、失業等問 題的看法卻大致上穩定,未有惡化的跡象。唯愈來愈多香港人,尤其是低下階層 社群如老人,低學歷、低收入及非專業人士,以及公屋居民,認為香港社會流動 的機會減少了。對多交稅以增加社會福利開支的看法仍未有定論,支持者雖微增 至四成四,反對者仍有四成,未有意見者一成六。 王教授及王博士總括調查結果,建議特區政府:(一)增加低下階層人士教 育、職業培訓及再培訓的社會資源,令他們自食其力。(二)增加社會服務如公 屋、公共醫療的資源,減輕低下階層家庭的開支;而政府實行社會服務私營化 前,應慎重考慮,以免擴大社會矛盾。(三)改善及宣傳目前豁免入息的援助計 劃,解決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困難。(四)政府應徹底摒棄建立於高地價的低稅制 度,並積極開展「交稅盡社會義務」的公民教育。 中大通訊 第一五六期 一 九 九 九 年 十 二 月 十 九 日 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