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05

香港教育研究所 參與大型國際研究計劃 從國際視域剖析 香港中學生的基礎能力 本校香港教育研究所去年五至七月給一千名十五歲中學生測試閱讀、 數學及科學能力。測試以考卷形式進行,分中英兩卷,結果發現中文試卷的成績 較佳,而學生的成績又與閱讀習慣關係密切。這個測試是「香港學生基礎能力 國際研究計劃」( Hong Kong —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簡稱 HK-PISA) 的預試,正式測試於今年初在一百五十間學校進行,共有六千八百 名學生參加,他們的成績會與四十多個國家十五萬名同齡學生的成績作比較。 由經合組織發起 PISA 是由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發起 的定期跨國研究,參與研究的國家及地區 達四十三個(見附表)。香港區的研究由香 港教育研究所負責,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 何瑞珠教授統籌。何教授表示,經合組織 過往只是開展經濟研究,但察覺到近十年 來,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發展緊扣著經濟發 展,於是積極探討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影 響, PISA 就是經合組織首次進行的跨國教 育研究。 PISA 的國際顧問之一 Prof. J. Douglas Willms 邀請何教授於前年十月到歐洲出席 會議,以了解該項研究。何教授回港後與 教育研究所的同事仔細商討後,更得到研 究所所長盧乃桂教授的支持,決定參與, 並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八百多萬元資助, HK-PISA 研究中心也正式於校內成立。 PISA 特別之處 何教授說:「過往的一些國際教育評 估或研究,每以校內傳授的知識為主,並 以各國的共同課程為測試的焦點,集中研 究學生有否掌握學校教授的知識。 PISA 卻 跳出課程的框框,著重學生的基礎能力及 課外的知識。由於大部分國家都為十五歲 或以下的學童提供免費基礎教育,所以 P I SA 的調查對象便鎖定為十五歲的學 生。」 大家都知道,學生在校所學的知識和 技能,遠不足夠一生之所需。因此,訓練 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技巧至為重要。經合 組織的專家認為,要擁有終身學習的能 力,便須在校時打好閱讀、數學及科學的 基礎,亦要學會調節自學進度,能夠獨立 或集體學習,以及自行解決學習過程中所 遇到的困難。 PISA 會在各地抽取四千五百至一萬 名學生作為評估對象,考生並須填寫一份 有_個人背景及學習情況的問卷。 何教授指出, PISA 有助判別:(一) 香港的教育素質及學校的教學效能是否達 到國際水平;(二)現時的基礎教育能否真 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減少不同社經背景 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三) 學校及家庭資 源對學生的成長及學習的主要影響。 PISA 以筆試形式進行,每三年舉行 一次。二零零零至二零零三年集中評估閱 讀能力,是以有三分之二的題目與此有 關;二零零四至二零零六年著重數學及解 難能力;二零零七至二零零九年主要評估 科學能力。 測試題目由專家審定 何教授解釋,測試的題目是先由參與 國家擬定,再交予經合組織的專家小組審 議和篩選,期間參與國家會提供意見並為 試題定稿。 各地會舉行預試,以確保題目適用 於跨國比較又切合當地國情,主辦團體更 先會檢討預試成績,才落實採用哪些測試 題目。 何教授又說:「試題的形式與學校考 試不同,例如閱讀方面,題材除一般範文 外,還有名單、圖表、表格、影評、廣 告、新聞及說明書等。學生在閱讀這些資 料後,不但要理解當中意思,以解答問 題,更需詮釋字裡行間的含意。再高層次 一點的,就是要求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經 驗,去批判文章的內容和風格,提出自己 的看法。 「數學能力的評估包括普通運算及數 學思考與分析,也會測試學生能否應用機 會率、空間及形狀、量化推論等數學概 念,進而是較艱深的代數及幾何題目。 「科學能力的評估,主要測試學生對 科學問題的辨別能力,是否懂得運用證據 作科學的推論,以及科學在日常生活、健 康、環境和科技等方面的應用。」 香港的預試 何教授按經合組織的機制,邀請了二 十八間官、津及國際學校參與預試,再以 隨機抽樣方式在各校抽出三十五名十五歲 學生代表香港參與評估。 根據經合組織的規定,學生必須以母 語作答。然而,因香港教學語言政策比較 特別,所以,何教授特邀請英文學校多提 供一組學生(三十五人)以英文作答,以作 比較。 中文作答成績較好 總結預試結果,何教授說:「有兩個 有趣的發現。一是用中文作答的成績較 好,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的平均分順次 是六十二、六十四及五十四,用英文作答 的平均分則為四十五、六十七及四十。」 何教授說:「英文中學和國際學校收 生標準較高,而學生的英語水平也較好, 但以中文作答反而成績較佳,反映了以第 二語——英語——為教學語言可能會妨礙 學習,且用母語作答能更有效地測度學生 的能力,而經合組織也同意我們採用中文 做測試。不過,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因為 取樣不足,這個發現暫不能對香港的教學 語言政策提供一絲建議。」 閱讀習慣與基礎能力關係密切 第二個有趣發現,是良好的閱讀習慣 與成績有正面的關連。何教授說:「我們 比對學生的成績和其學習情況,發現兒童 的閱讀時間愈多,而閱讀種類愈偏向文學 作品或小說,家中藏書量又較多的,他們 三方面的測試成績也愈好。 「我們又發現,雖然大多數學生表示 喜歡閱讀,也認為看完一本書並不算困 難,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是知而不行, 近兩成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少於三十分 鐘。逾七成學生的閱讀對象是報章,五成 看電子郵件和網頁,三成看雜誌,兩成看 漫畫,只有一成看小說或文學作品。」 培養閱讀風氣 於一百五十間學校舉行的正式測試已 於二月完成,預計要待年底才有分析結 果。待明年 中各國陸續發表研究結果後, 便可知道香港學生相對於全球六千所學校 的十五萬名學生的水平。經合組織亦會把 總體的研究成果及各項數據於 PISA 網頁 (www.pisa.oecd.org )上發布。 何教授說,預試結果反映了閱讀習慣 與基礎能力的密切關係,是以香港社會應 大力培養學童的閱讀風氣。她批評一些閱 讀計劃,要求學生撰寫讀書報告,其實是 扭曲了閱讀的本質,反而使他們喪失了閱 讀興趣。另外香港地少人多,普通家庭的 藏書有限,預試亦發現大部分學生家中的 藏書量只是十至五十本左右,超過一百本 的少之又少。因此,公共圖書館所擔當的 角色更形重要。 她指出,弱勢家庭的家長未必懂得培 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更沒有能力購買課外 書,得靠政府和學校支援,例如增設公共 圖書館,延長開館時間,更新藏書,彈性 處理學生的借書量,以及增闢親子讀書角 等。學校則可以多鼓勵家長和教師積極引 導學生閱讀不同的作品,不要局限於漫畫 和雜誌等消閒讀物。 陳偉珠 參加PISA的國家及地區 阿爾巴尼亞 意大利 阿根廷 日本 澳洲 韓國 奧地利 拉脫維亞 比利時 立陶宛 巴西 盧森堡 保加利亞 墨西哥 加拿大 荷蘭 中國 新西蘭 智利 挪威 捷克 秘魯 丹麥 波蘭 芬蘭 葡萄牙 法國 羅馬尼亞 德國 俄羅斯 希臘 西班牙 香港 瑞典 匈牙利 瑞士 冰島 泰國 印尼 英國 愛爾蘭 美國 以色列 何瑞珠教 授畢業於中大,先後獲授理學 士學位、教育文憑和教育行政碩士學 位;其後負笈加拿大卑詩省大學,取得 哲學博士學位。何教授曾任教中小學, 參與世界銀行的印度教育研究和本校的 華南教育及發展研究計劃等。 她於一九九七年八月加入本校教育行政 與政策學系任助理教授,講授學校改革 及學校效能,家庭、學校、社區的協 作,以及教育與社會等科目。何教授的 研究興趣包括教育社會學,家庭、學 校、社區的合作,學校效能,校本管 理,學校改革,教育研究的統計分析, 以及教育政策研究。 中大通訊 3 第二零五期 二 零 零 二 年 六 月 十 九 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