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06

黃乃正教授細說 帶 領 新 亞 書 院 前 進 的 理 念 與 方 案 化學講座教授黃乃正今年八月一日起 出任新亞書院院長,他的主要工作 之一,就是營造良好的研習環境,供書院 教師和學生做最好的學問,以實踐他二十 年來所領悟到的新亞精神。 做最好的學問 黃教授是聯合書院化學系一九七三年 的一級榮譽理學士,後負笈英國倫敦大 學,並在美國、英國和上海從事研究,八 三年回校任教時,成為新亞書院的一員。 「在新亞這麼多年,我摸索到新亞創辦人 倡議的精神,具體而言,就是做最好的學 問。錢穆、唐君毅和牟宗三都身體力行, 做了最好的學問出來。」 黃教授閑時愛看文史書籍,自謙僅此 而已,未到品評辯論的階段。然而,他在 化學本行的成就卓著:一九九四年獲倫敦 大學授予理學博士銜,以表彰他在有機合 成化學的貢獻;九七年以「一些高張力分 子的合成化學」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 等獎;九九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二 零零零年又獲香港裘槎基金會的傑出研究 獎。 珍惜象牙塔 對於一些人指點大學教師應跑出象牙 塔,融入社會,多做應用研究,黃教授不 以為然,並指出「大學本來就是做學問的 地方。研究有好與壞的分別,但不應以屬 於基礎還是應用研究而定其優劣。好的研 究——不管是理科或文科的——可以解答 存在於宇宙的問題,並使人類獲益。大學 應當是象牙塔,供員生潛心做學問,不受 外界騷擾。象牙塔與『應用研究』之間沒有 矛盾。」 他也主張學生躲在象牙塔內,盡量利 用校園的師資和設備做學問。「因為只有 少數人會於畢業後繼續學術路途,大部分 學生一生中讀書條件最好的就是這幾年 了,應該加倍珍惜。」他會在各種場合向 學生宣揚他的看法。 雖然他忠告學生以讀書為重,但他 「也不反對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因為大學 生最無牽掛,最有激情,最有理想,最會 坐言起行去影響社會,糾正不公義的地 方。他們的激情,每每是新意念、新思維 的泉源;現代社會最需要的正正是這種創 意。」 營造良好的硏習環境 黃教授曾於一九九五至九七年出任化 學系系主任,現在是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 驗室(由中大、港大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 機化學研究所於九九年合辦)的管理委員 會主席,每個月都要到上海有機所內的聯 合實驗室處理室務和指導博士生,有時更 要留駐一、兩個星期,加上本身在中大的 教研工作,實在忙碌;他為甚麼願意接替 梁秉中教授出任新亞書院院長呢? 「書院院長的角色比系主任的超然, 擔任的很多職務都是儀式上的,實務大都 由院務主任和各種委員會擔負。(新亞院 務主任)文直良博士和書院其他教職員都 很能幹,把院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梁秉中 教授是公認的大忙人,校內外的工作和公 職都多得很,仍可兼掌院長職務,我相信 自己也有可能做得來。」而且,他一直關 注新亞事務,曾任書院院務委員、體育委 員會主席和常務委員會委員,頗為了解書 院運作,所以這次毅然接受挑戰,一心為 書院師生營造良好的研習環境。 但在經濟不景的日子,為書院籌款 挺不輕鬆吧?「新亞校董會一直很支持書 院 的 工 作 和 活 動 , 每 年 都 提 供 不 少 資 助,又捐設獎學金。而新亞五十周年紀 念已過,新學生宿舍『紫霞樓』和感性顯 現錢穆先生文化理念的『合一亭』的建設 經費亦已籌劃妥當,書院暫時並沒有需 要尋求巨額資助的項目。」他預計籌款雖 不容易,但也不會太艱難。 具體工作因勢利導 在具體工作方面,他會繼續推行由梁 秉中教授開創的學長計劃、學生語文改善 計劃和交流計劃等。「其中的『香港及兩岸 大學生互訪活動』最具特色,既反映了新 亞和兩岸的關係,也促進了三地學生的交 往。」黃教授是內地多所院 校的名譽或客席教授,也 台灣一些大學的校外考試 員,更是國際華人有機化學 研討會國際籌備委員會的執 行 秘 書 和 國 際 新 型 芳香化合物會議的 國際籌委,與兩岸 學術界關係密切, 他期望在他的任期 內,這計劃「不要 比從前遜色」。 此外,他計劃充 分運用書院的優勢如 錢穆先生的號召力和 全港獨有的藝術系, 推動一些文化學術活 動,包括聘請重量級 學人主持「錢賓四先 生學術文化講座」, 以及開展駐校藝術家 或作家等計劃,從 而提高校園的學術 氣氛。 「以前書院教職員休息室是新亞各系 教師聚首交流的地點,逢週五早上十一時 許更有茶聚,但隨著教研壓力日增,教師 忙得要命,這些活動都沉寂了。」黃教授 便因為辦公室在科學館,很少中途拋下工 作跑到山上去茶聚。但他是過來人,體會 到「教師工作壓力越大,越需要喘息的空 間。」所以希望新亞可以成為教師的避 風塘,提供空間讓他們與其他學科的專 家閑話,輕鬆一下,說不定會觸發靈感, 在教研上有意外的收穫。他會探討重組書 院的午餐、晚餐聚談的可行性,使之成為 各科學者交流切磋的平台。 這些活動將有助散播黃教授所支持的 文理兼容的概念,開闊員生的眼界。他舉 例說:「科學家可能過於著重研發基因食 物的理性層面,忽略或沒有足夠關注其對 人文的影響;相反,人文學者也須深入了 解 基 因 食 物 , 才 好 對 這 種 新 科 技 下 斷 語。」文理學者有必要加強溝通,而他希 望新亞能就此出一分力。 建立校友資料庫 黃教授最後鄭重指出,校友是書院的 寶貴資產,學長計劃便得助於校友的大力 支持。他知道李金鐘、香樹輝、李介明等 資深校友積極參與和支持書院的活動,卻 也留意到近年畢業的學生較少與母校聯 絡。他希望能在任內建立資料庫,儲藏校 友的資料和通訊錄等,進一步加強與校友 的聯繫。 悠久見生成 黃教授出長新亞雖談不上是「手空 空,無一物」,但要實現他理解的新亞精 神,肯定是「路遙遙,無止境」,難得的是 他仍「千斤擔子兩肩挑」,與新亞員生和校 友「結隊向前行」。 蔡世彬 對師友的感恩與懷念 麥松威 歲月如梭,我在中文大學化學系 任職已有三十三載,今年七月底退休。 本學年開始,蒙特准留系繼續做研究, 深感榮幸,也藉此緬 懷影響我一生的幾位 良師益友。 本校前化學系系主任、中藥研究中心主 任張雄謀教授是我畢生敬愛的師長,兩年前 不幸身故,我寫了悼文刊於《中大通訊》第一 六九期,憶述少時受他啟蒙的經過,以及交 往四十五載的情誼,此處不贅。 一九五七年,我到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修 讀化學工程,一年後轉入化學系三年級。必 修科之一是物理化學實驗,兩人一組,我的 伙伴是個品性戇直的白人學生。在一次實驗 課,我留意到有一位中年矮個子穿插於各組 間,向同學搭訕並翻看他們的記錄,卻冷不 防他在自己身旁出現,溫言請我解釋實驗的 基本原理。當我結結巴巴地回答之際,我的 伙伴感到十分不耐煩,厲聲著他馬上走開, 免得阻礙實驗進行。他一笑離室後,助教先 生緊張地吿訴我們,此人就是眾所敬畏的系 主任 Charles A. McDowell 教授。一九六零年, 我取得化學及物理一級榮譽學士學位,決定 留校深造。當時我對自己的動手能力缺乏信 心,擬選擇在化學或物理系研究統計力學, 詎料為 McDowell 教授所悉,立刻召見,力 勸我追隨他新近聘請的一位年輕同事 James Trotter 教授,開展晶體結構化學的研究。他 以多年經驗和洞悉力,斷言 X 光衍射測定分 子的幾何構型和它們在晶體內的三維有序排 列,將長期在化學前沿佔有一席之地。現在 回想起來,我真是慶幸當時毫不猶豫地接納 了他的忠吿。 McDowell 教授七秩和八秩華 誕,我都不忘撰文投寄學報為他祝賀;他去 年安然辭世,我再奉獻一篇文章敬表悼念。 Trotter 教授僅比我年長三歳,我是他首 位門生。他親自給我示範實驗操作,不尚言 教,任我自由選擇課題。我做出了一些成 果,他便建議我撰文投寄國際學報,並為我 的初稿大幅度改正。我反覆細讀他為我修飾 的幾篇論文,領悟不少竅門,終身受用不 盡。七八至七九年度,我利用長假到他的實 驗室,運用先進儀器收集了多套數據,對其 後幾年的研究大有裨益。九五年秋,他應聘 為「何善衡訪問教授」,來校作學術交流兼授 課,師母也隨行,我珍惜良機和他倆共度了 四個月的美好時光。 一九六三年,我獲匹茲堡大學晶體學系 聘任為「美國太空總署」副研究員。我清楚記 得與系主任 George A . Jeffrey 教授初會的情 景,當時我向他請示任務,豈料他怫然答 道:「你喜歡幹甚麼都可以!何須發問?」我 悚然領會其中深意,就是「既具博士學歷, 應有信心和能力自選重要的科研課題」。 Jeffrey 教授榮休、八十三歲生辰、及至前年 病逝,我曾撰文共七篇獻給他。他手下一位 資深研究員 Richard K . McMullan 博士,務實寡 言,鑽研題目尋根到底,我蒙他指點迷津, 深深領略專注研究的無上樂趣。 McMullan 博 士終身不娶,數年前退休返回密蘇里家鄉務 農。我與他約定今秋到中國內地聯袂同遊, 不料他於今年三月初夢中仙去,只好為他在 天之靈遙遙祝福,並獻上兩篇文章為他送 別。 六九年夏,我應聘到農圃道新亞書院任 教化學,初次與系主任張儀尊教授見面。張 先生溫文儒雅,儀表不凡,早歲隨法國有機 化學大師、一九一二年度諾貝爾獎得獎者 Victor G r i g n a r d 取得博士學位;我們曾商討合 作研究的課題。七二年,張先生將屆退休年 齡,適逢崇基、新亞和聯合三院的化學系合 併搬入科學館現址。盛夏某星期日,我回辦 公室備課,不意看見他在教學實驗室獨自做 有機合成反應。當時室內沒有空氣調節,氣 溫高達三十多度,張先生如常身穿全套西 服,在電熱攪拌反應器旁專心抄寫實驗記 錄,揮汗如雨。我進內與他談話,始知他正 在合成一個有機化合物的兩個異構體,打算 提純結晶後再交給我做結構測定工作。我推 門而出的一剎那,心境乍覺蒼涼,腦海浮現 新亞校歌中的名句:「手空空,無一物,路 遙遙,無止境」。我泫然默默起願,自當天 起,直到退休之時,都要以張先生的敬業精 神為榜樣。這一點,卅年後總算是無愧地做 到了。限於儀器和電算設備不足,張先生和 我合作的成果要到七六年方在國際學報發 表,當時他已隱居台灣。張先生於八零年代 逝世,他對我的知遇和栽培,無以為報,謹 於去年及今年各把一篇最愜意的論文奉獻給 他。 上述六位師友,都是我學業成長各階段 的指路明燈。他們的做人宗旨和處事典範, 見證了學者應具的高尚品格、使命承擔,以 及言教不如身教的大道理。如今,我在學術 生命的里程中多走一段路,更倍增對他們的 感恩和懷念。 中大通訊 第二零六期 二零零二年九月四日 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