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30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活動紀要 金耀基校長出任聯誼會新一屆副會長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杭州訮討會 浙江大學 2003.10 左起:西安交通大學閆劍群副校長、復旦大學王生洪校長、香港大學徐立之校長、香港科技大學朱經武校長、香港中文大學金耀基 校長、北京大學許智宏校長、清華大學顧秉林校長、浙江大學潘雲鶴校長、上海交通大學謝繩武校長、南京大學蔣樹聲校長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八至二十一日,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 在杭州舉行每年一度的理事會和座談會,並選出新一 屆的會長和副會長。會務工作按慣例由當地的成員大學即 浙江大學承擔。出席的有教育部官員、地方教育官員、各 成員大學的校長和聯誼會秘書處人員。教育部副部長吳啟 迪教授及浙江省副省長盛昌黎女士在開幕儀式講話。與會 者在會議結束後,訪問浙江大學紫金港的新校區,並植樹 紀念。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立至今已經六年,在十月十九日 舉行的理事會議上,各大學校長經互選選出新一屆的會長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教授,副會長上海復旦大學校長王生 洪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教授。理事會並委任香 港中文大學倫熾標博士為秘書長。 在十九及二十日兩天的座談會中,各大學校長就主題 「加強研究型大學在國家知識創新體系中的作用」發表精闢 的見解,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 實踐的具體可行方法。會後將集中意見,呈文國務院及教 育部,供國家制定政策時參考。 聯誼會的成立 開放改革以來,內地高等院校對外的聯繫日有增長, 通過與香港地區和海外的合作交流,內地和香港各個高等 院校之間都形成了融洽的聯絡氛圍,構成了我國高等教育 在二十一世紀共同努力,向前發展的良好基礎。 一九九六年十月,國家教育委員會(後改稱教育部)前 副主任韋鈺教授率領一個高校代表團到海外訪問。其後, 上海復旦大學徵詢了內地院校的有關意見,並於一九九六 年年底接觸香港中文大學,探討組織大學校長聯誼會,討 論的結果得到清華大學的支持。因此,北京清華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在緊接的多個月內,積極 開展組織大學校長聯誼會的初步工作,並成為新組織的 發起院校。 一九九七年三月,由上海市政府支持,復旦大學主辦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內地七所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 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 大學和浙江大學),以及香港三所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 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校長,乘參加論壇之便,於 三月二十六日下午在復旦大學逸夫樓一樓圓桌會議室舉行 第一次會議,議決籌備成立大學校長聯誼會,並審議有關 的組織章程草案,初步建議聯誼會命名為「中國大學校長聯 誼會」。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所大學的校長在港參加回歸慶祝 活動時再次聚會,並於七月四日下午,在香港中文大學行 政樓會議廳(祖堯堂)舉行第二次會議,審議了一份新聞公 布的初稿,並進一步討論了組織章程。第二次會議的重要 決定如下︰ (一)決定採用「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作為聯誼會的正 式名稱。(在其後的會議中,聯誼會採用的外文名 稱為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esidents of China', 簡稱 AUPC。) (二)決定聯誼會的會員為研究型大學,會員的會籍為 大學,會員的代表為校長。 (三)決定聯誼會的秘書處由北京、上海及香港三個聯 絡點組成,分別設立於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及香 港中文大學。 一九九七年十月,國家有關部委同意聯誼會作為民間 組織成立,創會會員(簡體字筆劃序)為上海交通大學、北京 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 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 同年十一月十至十二日,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香港 中文大學的有關人員在復旦大學舉行秘書處會議,籌備聯 誼會的成立大會。 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謝繩武校長、北 京大學陳佳洱校長、西安交通大學蔣德明校長、復旦大學 楊福家校長、南京大學蔣樹聲校長、香港大學鄭耀宗校 長、香港中文大學李國章校長、香港科技大學吳家瑋校 長、浙江大學潘雲鶴校長和清華大學王大中校長,在復旦 大學逸夫樓舉行第三次會議——即成立大會預備會議。 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在復旦大學正 式宣告成立。 具體活動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是由中國幾所在學術和科研有一 定成就的研究型大學的校長,以及關心中國高等教育發展 的熱心人士所倡議組成的學術團體,旨在集中一切優秀的 力量,為二十一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貢獻。 聯誼會將與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同步,結合國家教育發 展的需要,按部就班,因地制宜地進行下列具體活動︰ (一)召開國際學術會議,並派代表出席國際會議,以在 世界高等教育舞台發揮作用,並作出貢獻和影響。 (二)設立教學及課程調研組織,對高等教育的內容、 教學方法和質量作定期探討及研究,結果將提供 予有關機構及高等教育工作者參考。 (三)設立科研協調機構,促進科學研究的進展,並在 一定範圍內,組織會內人力物力,聯合向有關機 構申請科研課題。 (四)設立信息中心,促進信息、刊物、資源的有效流通。 (五)建置遠程高等教育網絡,利用現代通訊設備及教 學手段,為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作出貢獻。 (六)出版會刊及專業期刊,為會員及教育界提供出版 優質論文的渠道。 (七)設立獎勵審評機制,對有貢獻的高等教育工作者 及傑出學者予以獎勵,對優異的學生予以獎學金 或助學金。 (八)設立巡迴訪問學者制度,定期邀請國際著名專家 學者到會員機構講學,以促進學術交流及信息的 流通。 組織結構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組織結構包括兩個層面,一為最 高權力機構理事會,理事會選任會長及副會長,領導 聯誼會的整體運作和發展;一為執行機構——秘書處,秘 書處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和組織聯絡工作,秘書處由北京、 上海和香港三個分部組成,由秘書長領導工作。秘書長為 名譽職務,由理事會任免,可由會員機構的行政人員出 任。二零零一年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的理事會中’議決由 秘書處負責因應調研的需要,組織各校的有關科研人員, 就適時的課題作具體研究,供各大學校長參考。因應工作 需要,秘書處每年組織工作會議及課題研討會各兩次,可 視乎實際情況,結合進行。 未來工作 聯誼會未來的工作,是基於六年來取得的成績,利用 秘書處的進一步整合,在聯誼會各校長的指導下,更有效 地發揮聯結海內外教育界的作用,使聯誼會在多方面樹立 代表性,實踐創會的理念,具體執行建議的服務和計劃。 中大的角色 香港中文大學自創校以來,即以溝通學術,聯結海內 外學術界為職志。因此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在創會時期, 中大即積極參與,並協助促進其成立。創會時,本校校長 即膺選為副會長,為會務的發展提供意見,並在一九九九 年以大學校長聯誼會名義,在本校舉行首次全球高等教育 論壇,使聯誼會的聲望披及海內外’營造了發展的階梯。 中大亦因參與聯誼會的事務,在國家與地方的教育聯繫 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增強,這對大學的對外交流、合 作,以至有關事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助力。 中大為聯誼會的境外秘書處所在地,與北京秘書處及 上海秘書處配合,形成大學校長聯誼會秘書處的整體結 構。香港秘書處肩負聯絡和服務海峽兩岸及海外學界的責 任,亦作為聯誼會接受外界徵詢,為外界提供服務的窗口。 大學師生,以及海峽兩岸及海外各界,可致函或致電詢問: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秘書處秘書長倫熾標博士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何東夫人堂 學術交流處交流拓展組代轉 電話:(852) 2609 8729 傳真:(852) 2609 5266 電郵: aupc@cuhk.edu.hk 倫熾標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任務 (一)組織、協調有關中國高等教育的教學和科研力量,深入探討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為有關高等教育決策提供專業依 據。 (二)組織、協調會員機構,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綜合發展提供穩固的基礎。 (三)聯絡、協調社會各界,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所需資源及助力。 (四)收集和傳送信息資料,為中國高等教育界,以及有關團體及個人提供諮詢及相關服務。 (五)通過合作與交流,促進有關中國高等教育的教學、研究及成果開發利用,尋求更有效的教學及研究方法,推進從事切 合社會需要的研究,並使教學及研究的成果能夠更好地裨益學子,貢獻社會。 (六)基於現代高等教育的辦學經驗所得,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協助、促進、參與營造中華民族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體 系,培養更為出色的人才,使高等教育的優良成績能為民族的振興以至人類的文明創造作出更大的貢獻。 5 第二三零期 二 零 零 三 年 十 一 月 十 九 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