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47

中大評議會學制改革聲明 香港中文大學評議會本月四日發表《「高等教育與中學學制改革和銜接:問題與對 策」研討會報告及意見書》,輯錄了六月五日舉行的研討會全部專題演講,各項 討論撮要,研討會總結,以及中大評議會常務委員會的回應及建議。該份報告及意見 書會提交教育統籌局。 該研討會的主禮嘉賓為當時中大校長金耀基教授及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 芬女士。與會者近三百人,他們在分組討論及公開討論時踴躍發言。 評議會常委會就硏討會討論內容的回應及建議撮要如下︰ (一)重申教育改革的理想和理念。透過身處不同崗位的教育工作者的反覆討論和 實踐過程,找出共同的教育理想和價值觀,建立共同的教育改革方向和目 標,定出大家認同的改革方案。 (二)新課程的整合,必須顧及社會的需要,並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 發展。 (三)政府與各教育機構應結合社會資源,提供適當的升學及就業途徑予不同取向 的青少年。 (四)政府應結合大學及社區資源,提供足夠師資培訓,也須加強校長培訓。 (五)教師是教育改革的前線執行者。要認真參考他們的教育工作經驗和意見,致 力改善他們的工作情況,給予安定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鼓勵改革創意, 讓成功的經驗得以與同儕分享。 (六)凝聚學校、大學和政府三方面的力量,以學生的利益為依歸,建立一個有效 的互相扶持、互相配合的機制。例如在編寫新高中課程方面,大學教師可提 供知識、資料及技術,務求高中課程與大學課程能夠順利銜接;在編制新評 估方法及認可紀錄方面,必須有清楚共識,尤其在中學校內評估、學生經歷 檔案、校長推薦和大學入學面試等環節,必須要有共同認可的標準,而大學 收生的標準及方法也應有相應調節,並讓中學及社會人士知悉。 (七)鼓勵專業發展,建立同儕網絡,成立學校或教育界不同的學習群體,給予教 育工作者進修和分享的機會及空間,建立新的學與教的文化。 (八)加強中學、大學、政府及社會機構的夥伴協作文化,善用資源。 (九)大學的四年制課程結構,不應只是在現有的三年制課程上,加上一年的基礎 課程,而是要重新編排,使有足夠的撰擇空間給不同性向、能力和潛質的學 生發展;以全面學分制取代現時較硬性的課程結構。 聯合陳震夏宿舍入伙 聯合書院陳震夏宿舍已於九月四日正式入伙。連同原有三幢宿舍,聯合學生宿位 超過一千一百個。 「陳宿」樓高十層,以嶄新、前衛的建築概念設計,除提供標準的宿舍設備及服務 外,頂樓設摩天園林,各層又有花圃,更有多功能的活動及休憩空間,讓宿生舉辦更 多元化的活動。 首任舍監賴陳秀卿博士表示,宿生對各項設施 十分滿意,更設計了宿徽。宿訓是「多元共融」,期 望在所有宿生的共同 努力下,於未來數年 建 立 多 元 文 化 的 傳 統,並將「陳宿」建設 為微型的地球村。 「陳宿」共有宿位 三百個,位於士林路,前擁吐露港美景,後靠翡翠 幽谷。頂層亦有天橋連接聯合校園,十分方便。宿 舍的建築經費獲陳震夏慈善信託基金捐款逾二千萬 元資助。 逸夫教職員聯誼會中秋聯歡暨會所喬遷 逸夫書院教職員聯誼會九月 二十八日舉辦「中秋節迎月 聯歡會暨聯誼會會所喬遷典禮」, 有六十多位會員及友好參加。 喬遷典禮在新會址「涵碧軒」 門外進行,由逸夫書院院長程伯 中教授致辭。剪綵後,有醒獅表 演慶賀。 聯歡會則於書院教職員餐廳 舉行,出席者均獲贈潮州月餅。 新院長專訪 崇基學院新院長梁元生教授 矢志為母校服務 歷史學講座教授梁元生教授八月一 日起接掌崇基學院。他表示,這 項任命有別於其他行政工作,因為「這 是同事和書院校董的託付,必須更加 盡心盡力,把書院辦得更好。」 他的崇基故事 梁教授是崇基校友,主修歷史, 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後,負笈美國。留 美時,他已決心畢業後回港服務。可惜 的是,學成之時,香港未有合適的教 席,他遂應聘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工 作,後來又轉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任 教。到了一九九二年,中大有空缺 了,梁教授也決定放棄在美國的實任 教席,選擇回港。 他說:「這合該是緣份吧。中學畢 業後,因家境清貧,根本沒有想過要 讀大學。工作了三個多月之後,上司 在報章的大學入學試及格名單中看到 我的名字,問我為何不唸大學?我說 因為與公司簽了一年合約。他卻說, 要是我不嘗試爭取繼續唸書的機會, 他就會立即把我辭退。我就是這樣成 為了崇基人。」 梁教授至今仍然感謝這位上 司的鼓勵,雙方並有聯絡。「他 亦因為我的關係,對基督教歷史 產生了興趣,而且努力以兼讀形 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梁教授又透露,他本來的性 格很內向,但崇基的生活令他改 變了很多。「由於我對寫作有興 趣,便給同學找去做學會的秘 書,慢慢的開始參與課外活動, 如出版學生報,參加音樂節和辯 論隊等。這些不同的體驗,也是四年 求學生涯中的最大得著。」 梁教授從中了解到非形式教育對 人格培訓的重要,不過,他不是要學 生也有類似的體驗他強調:「我只是 希望他們珍惜這些機會。書院投放不 了少資源在這方面,而現在的活動形 式亦更多樣化。」 多心的院長 問及書院未來的發展,梁教授笑 說:「上任後,在不同的場合都有人問 我有甚麼大計?我不想畫定一張藍 圖,把自己綁得死死的。那只會扼殺 創意空間,校園是充滿豐富靈感和創 造力的地方。況且,辦教育是一個 夢,一個永不會感到滿意的未圓的 夢,恰如崇基校訓所追求的『止於至 善』。」 原來,梁教授不單愛「做夢」,也 是一位「多心」的院長。「再說,院長只 是扮演傳遞訊息的角色,不是創造 者,或是革命者。在歷任院長的領導 下,崇基的硬體和軟體均有長足的發 展,並建了一支高素質的團隊。我只 是繼承他們的優良傳統,並延續下 去,在穩重中尋求創新。我能做到 的,只是全力以赴,用心、細心、悉 心及盡心服務書院。」 透視書院的發展 雖無藍圖,卻有丘壑。梁教授還 是略述了崇基的發展方向:「基建方 面,正籌劃在校園內興建崇基學院神 學院的教堂,又可能會在明年改建圖 書館。」 至於非形式教育方面, 「CLIPS 包 括了我們的四個主要範圍,即跨文化 (cross-cultural)、 語言( language)、 資訊科技 ( I T ) 和人格發展 ( p e r s o n a l development)。 」梁教授表示,雖然暫 時不會增設新的範疇,但院方每次籌 劃活動,都會從新的角度去構思。 另一發展方向則與崇基的基督教 背景有關。梁教授說:「崇基成立了 宗教及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利用與內 地關係密切的有利條件,鋭意發展這 方面的研究。」 劉遵義校長上任後,多次重申國 際化是大學的重點發展方向。梁教授 說:「崇基早期的畢業生,尤其理科 生,大多出國深造,有悠久的國際化 歷史,我們可就此相應配合。」 有 心 人 由於梁教授是基督徒, 他 對崇基 的認同感很強,也更能體察先賢創校 的心思和意念。故此,即使會影響到 教研工作,他仍樂意擔任院長,還說 「這份工作讓人生更多姿多采。」他又 特別感謝在繁重工作中仍抽空參與非 形式教育的書院教師,稱讚 「他 們都是 有心人。」 陳偉珠 2 第二四七期 二 零 零 四 年 十 月 十 九 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