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64

中大法律學院發展前景樂觀 專訪北京大學副校長吳志攀教授 北京大學副校長吳志攀敎授八月底以中文大學法律學院顧問身分到訪大學, 《中大通訊》特此走訪了吳敎授,請他談談對法律學院發展的看法。 吳志攀敎授於北京大學取得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一九九一至九二年任哈佛大 學法學院訪問學者,並於九七年獲選為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會學者。吳敎授一直在母 校任敎,曾任法律學系系主任與法學院院長,二零零一年出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他並 兼任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專研國家經濟法和國際金融法,出版了多種相關著作,先 後於九五及九九年獲全國優秀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和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 具實際需要 服務全球 香港雖然已有兩所法律學院,但吳教授認為 中大成立第三所法律學院,仍是有多層積極的意 義。「先從香港本身的需要來看,六百多萬的人 口,有三間法律學院,數目並不算多。北京市有 一千三百多萬人口,法律學院便有三十多間,數 目和比例都遠超於香港。 吳教授繼續說:「香港因著特殊的地理位置 和歷史發展,成為亞洲,以至全球的金融、貿 易、航運、訊息和文化交流的重鎮。作為一個國 際都市,香港的法律和教育等各方面,都遠遠超 越了本土概念,服務對象也不限於香港。這個特 點是其他地方沒有的。」 他補充說:「香港貨櫃碼頭的吞吐量位居世 界前列,且是以轉口為主。香港的銀行和股票市場不單 服務本地,亦服務世界各地。由此延伸,香港的法律學 院的作用也不應限於本地,而是放眼世界。事實上,香 港既然扮演了金融、貿易和航運的中轉角色,也一定需 要法律服務,中大法律學院具有服務全球的實際意義。」 結合優勢 發展空間大 由於法律學院明年才招生,吳教授表示現階段難以預 測發展情況。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教育全球化的趨勢, 學院面對的競爭不僅來自香港,而是世界各地,即如現 在已有不少歐美院校在內地開設各類課程。然而,他對 中大法律學院的發展仍然充滿信心,「因為它沒有歷史包 袱,來自四面八方的教研人員,會帶來新的觀念。 「另方面,香港擁有許多有利學院發展的條件。內地 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各國為了分一杯羹,紛紛來華 投資。從重工業如鋼鐵和汽車製造;輕工業如塑料、 製衣、製鞋;消費品如飮料、食品;舉凡是人所需要的 東西,都有外資在內地設廠生產。自然的,對會計和法 律等相關服務的需求也大增。香港貼近內地,已先佔 地利。 「香港有普通法的基礎,亦認識大陸法,並與內地建 立了緊密的聯繫,香港人又能說英語、粵語和普通話。其 他地區難以找到這類專才,即使培訓,成本亦相當高。 「此外,有不少著名的律師事務所、企業、金融和跨 國公司都在香港設有辦事處或分公司,能為法學生提供 極佳的實習機會,擴闊他們的視野,更新觀念和提升技 能。」 吳教授認為,中大利用這些優勢,結合本身的教研力 量,法律學院的發展空間會很大,並能培訓符合現代需 要的法律專才。況且,中大的資訊科技先進,有助法學 生作案例歸類、統計和數據預測。圖書館又與本地院校 聯網,可以館際互借,甚至跟內地的圖書館也有聯網, 查詢目錄,有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東西交流橋樑 他更表示,法律學院更可擔任東西溝通的橋樑,透過 中大的網絡,協助內地和西方法學院進一步了解彼此的 法制和文化。 吳教授說:「就我專研的金融和經濟法領域來說,香 港的銀行、股市、保險和相關的仲裁水平,以及處理問 題的能力都領先內地,全球化方面的經驗更優勝。香港 股市市值較內地的高許多,銀行處理的金融量也非常 大。內地的法學院則有地方法制經驗,在北京、上海、 廣東、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均有很好的法學院。兩地 的法制和法學教育雖然不同,但在研究上則可以互補。」 他指出,兩地可供合作探討的課題很多。舉例說,香 港接受人民幣存款會衍生甚麼法律問題?不少中國公司 在香港上市,但它們的產業和生意仍在內地,兩地的會 計標準仍有差異,怎樣解決?香港和內地的醫療及保險 體系不同,以「個人遊」來港的內地人遇到意外或生病, 保險是否有效?現已有很多潛在的法律問題,兩地法律 工作者應著手研究,制訂一些規則和方法,一旦問題出 現了,便容易解決。 吳教授期望,透過中港開展合作項目,學生和教研人 員可以在不同層面交流,兩地亦可合辦研討會和論壇, 研究共同關心的課題。他認為兩地無論在法律教育或法 學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交流空間。他說:「我對中文大學 法律學院的前景是樂觀的。」 陳偉珠 加強香港與北美會計學界聯繋 大學的公司治理中心與 北美華人會計教授協 會於八月九日合辦專題討論 會,加強香港與北美地區會 計學界的聯繫。 會議名為「中國與亞洲 國家公司治理及會計研 究」,由中心主任黃德尊教 授(圖)及副主任范博宏教 授、美國北卡萊納大學 Prof. Rober t Bushma n 和中 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會計師兼國際部主任張為國 教授主持,有一百五十人參與。 推動健康幼稚園獎勵計劃 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調查發現,香港幼童 健康情況尚有改善之處,他們的飮食、衛生 及生活習慣都須加倍關注,故特别推行「健康幼稚 園獎勵計劃」,借鑑在中、小學推行多年的相關獎 勵計劃的經驗,集合幼稚園、家長及社會力量,全 面提升幼兒全人健康成長。 該計劃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香港教育學院幼 兒教育系為主要協作單位,而教育統籌局、香港教 育學院和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均為頒發獎項的 機構。計劃更獲西太平洋區世界衛生組織認可,亦 為區內首個於學前教育中開展的健康促進學校計 劃。啟動典禮於九月三日舉行。 3 第二六四期二零零五年九月十九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