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中國研究的東西華爾茲

楊凱里教授 <em>(Photo by ISO Staff)</em>

寫盡印度百態的英國作家羅德雅·吉百齡曾謂:「東是東,西是西,東西永遠不相逢。」東西隔閡,似乎是人類歷史永恆的主題,比如西方人看中國這東方大國的文化價值和生活方式,常常如霧裏看花,失其意趣。然而,中國既在世界迅速崛起,影響力與日俱增,探視和了解這個歷史悠久又鮮活豐富的東方國度,遂成為不少人和國家的首要任務。

要拆解中國萬象,中國研究中心今秋開課的中國研究文學士課程可謂指路明燈。這門跨學科課程引領學生全面探索中國政治、經濟、商業、社會、歷史、文化、文學和宗教等範疇,教學法地道且紮實,強調語文訓練和在地體驗與研究。課程更安排本地與外地學生一同上課,互為借鏡,相得益彰。

人文為體

新課程前身為當代中國研究文學士/社會科學學士課程,現在則全納於文學院。「文學院與我們的學術精神深相契合。落戶這裏讓我們加強歷史、文化和語言的研究和教育,從根本了解今日中國的政治和社經狀況。」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凱里教授稱。「以商業為例,我們會從中國的商業歷史和文化入手,透過明瞭其語言及文化底蘊,學生對現況便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中心籌辦暑期實地考察,往惠州近觀農村祭祀儀式

中外合璧

中國研究課程不僅將外國學生帶入中國語境,更讓中外學子結為同窗,透過交流激盪思想,重新認識中國和自身文化。本地和國際生各佔一半是課程另一特色。以往當代中國研究課程一屆三十人當中只有五至六名本地生,現在則預料每年有十五位本地生循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入讀。「透過敲定半班學生的背景,我們將達至本地與國際學生的黃金比例,也是歷來最理想的配搭。」楊凱里教授道。

安排本地與國際學生一同學習的妙想,源自中心老師多年來「摸着石頭過河」,從實際教學中得到的心得體悟,以及聞名世界的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美中心)的成功例子。中美中心歷來被視為外交家和中國事務專家的搖籃,所辦的國際研究碩士課程每屆錄取約七十名學生,中國和國際生各半,並以雙語探討中國及國際事務。「香港中西薈萃、語言多元,是實行中美中心教育模式不可多得之地。本課程的本地和國際生有很多一同上課和實地考察的時候,並有機會針對個人強弱項多加訓練。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學生能看到政治文化和管治等議題的不同面向,打破固有思維,對中國有更深刻和透徹的了解。」教授解釋。

中英兼擅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東西要聯袂同行,首先得跨越語言隔閡。楊凱里教授強調:「任何人研究中國,都應懂得讀、寫和講中文,至少要能以中文溝通或撰寫電郵。」為讓不諳中文的學生掌握這門博大精深的語言,課程會安排他們接受廣東話或普通話的密集訓練。學生只要用心學習,到第三或第四年信可於為母語非中文的學生而設的漢語水平考試最高的第六級中獲取佳績,輕鬆閱讀、書寫和聆聽中文。本地生方面,中心也與大學的英語教學單位緊密合作,指導以英文撰述中國課題的訣竅,並致力提升其英語匯報和寫作的能力。

2018年夏天率學生往廣州和佛山考察,圖為廣州陳家祠

走遍東西

要體味語言和文化精髓,除了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為助國際生浸淫於中國文化當中,課程會安排他們到北京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或其他認可院校交流一個學期。本地生則可前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西敏寺大學或其他英語國家院校交流,熟習在國際語境暢論中國和東亞事務。

除交流外,這些準中國事務專家還有機會透過實習、社會企業項目、實地考察和個人研究等探索這遼闊而古老的國家。「要真有所得,學生需閱讀文本、了解背景,更要考試和匯報所見所聞。」幾十年來潛心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楊凱里教授指出。

風物長宜放眼量

強調中西交流的中國研究有如一座寶山,要滿載而歸,開放心靈至為重要。楊凱里教授毫不掩飾對學生們能游刃各種語言文化界域的欣賞之情。這位資深漢學家就如莎士比亞《暴風雨》中閱世深廣而睿智的普斯佩羅,向一個個精靈艾利奧執手傳藝,到最後要將他們放回造化各自歷練,既欣慰又不捨。對即將入門的學生,教授有何忠告?「切勿故步自封,要將目光放遠,學習跟形形色色的人溝通相處,長見識、開眼界。要邁出去,到中國和世界各地去。視野開闊、接受新事物正是我們學生的過人之處。」

就讀當代中國研究的學生在北京大學交流期間遊覽萬里長城

教授一席話,正呼應吉百齡在《東西歌謠》後續卻常被忽略的詩句:「東西、邊界、種族和出身盡歸無有/當雙雄自天涯海角奔赴而至,終於聚頭!」中國心,不再是──海底針。

Amy L.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36期(2019年4月)

標籤
中國研究 學士課程 中國 中國歷史 中國文化 楊凱里 中國研究中心 文學院 英語教學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