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激情與境界之歌

理學院院長宋春山的高能人生

去年7月就任中大理學院院長的宋春山教授是馳譽國際的能源與燃料化學、催化專家,而他出生的地方——河北石家莊市橋東區煤市街——也曾和世界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的煤息息相關:二十世紀初,從山西和河北煤礦出產的煤,經鐵路運到石家莊車站買賣,旁邊一條街道因而取名煤市街。「我是聽着火車鳴笛聲長大的。」宋教授憶述。「一直到我上大學前,人們日常燒飯、冬天取暖都是靠燒煤。」

中學時的宋春山原本比較喜歡文學和歷史,直到高中一年級來了位化學老師,一下子點燃了他對化學的興趣。「最有魅力的是物質變化。一種物質加入另一種物質,顏色瞬間變了,甚至產生新的物質,這對我來說極其新鮮有趣。一直到今天,我都為這項創造新物質、發現新現象、打開新世界的科學感到興奮和着迷。」

1977年,中國內地恢復高考,宋春山是第二屆考生,獲大連工學院化工系錄取。四年大學尾聲,一位老師說了句「我們現在使用的黑色的煤,是從綠色的樹木變來的」,再次讓宋春山感歎化學的神奇,於是開始自學煤化學,並考取了煤化工專業的出國研究生。此前沒聽過一句日文的他,短短集訓了六個月日語,便前往日本的大阪大學應用化學系有機工業化學研究室,鑽研煤的催化液化,製造合成液體燃料。

1985年攝於大阪大學實驗室

回憶起在大阪攻讀碩士、博士的五年,宋教授形容為「激情澎湃的歲月」。他對實驗化學充滿熱情,曾經待在實驗室連續四十八小時不睡覺,累了就拆開化學藥品的包裝紙盒,往水泥地上一鋪,睡醒了接着幹。「那個階段真的是夢中都在做研究,有時連吃飯的時間都捨不得!」

別人眼中的刻苦耐勞,在宋春山而言只是自發的傾情投入,樂在其中,這源於他感悟了做研究的意義:「過去的我只是讀書、吸收知識,但到了研究階段,是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探索未知,創造新知,做前人所不及,因此我每天都迫不及待求知求真,那感覺振奮無比。」

研究以外,他的外語能力也突飛猛進。生性樂觀、不怕出錯的他,從抵達日本首天就大膽張口說日語。「我的教授多年以後曾跟我開玩笑:『是你毀了我的英語!當年你是我第一個國際留學生,我本想跟你好好練習我的英語口語,誰知你的日語比我的英語還要好!』」宋教授笑道。「中國人學外語通常比較害臊,但我從不把自己太當回事,也樂於跟大家交流,而流暢說話的能力帶來好處良多。」

1986年,宋春山成功研發出新型鉬系和鎳系熔融鹽催化劑,能把固體的煤高效轉化成液體燃料,由此發表了人生中第一篇以英文撰寫的國際學術期刊論文,並獲邀翌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煤科學會議作報告。歐美專家雲集的國際會議上,這位年輕的中國學生嶄露頭角,毫不怯場,給一批美國頂尖學者留下深刻印象,不久獲招攬到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燃料科學學科。

2000年在賓州州立大學獲頒首個專業獎項Wilson Award

到了美國的宋春山從助理研究員做起,逐步擢升為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正教授,到2020年離開賓州州立大學前,他已是燃料科學傑出教授、化學工程系教授、能源研究所所長、能源與環境研究院副院長。他曾獲選為美國化學會燃料化學分會主席和石油化學分會主席,還有十幾個關於燃料、催化及二氧化碳領域國際會議的主席,並擔任過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法國巴黎大學以及中國各大高等學府的訪問、特邀、客座或兼職教授。2015年他帶領美國九所大學組成團隊,競爭研究基金,最終獲美國能源部資助二千萬美元,創建了大學能源研究聯盟並擔任創始主席,直至展開香港新篇章。

三十年的美國之旅,頭十年是默默無聞的辛勤打拼。起初他研究提高煤液化的效能和液化油與多環芳烴的催化加氫,以及液體燃料的化學選擇性吸附脫硫和吸附脫氮,用作超音速飛機的新型航空燃料;進而嘗試捕集、轉化和利用二氧化碳中的碳,製造超潔淨燃料和化學品。「我在美國沒有任何根基和人脈,但往好的方向想——沒有人認識我,那我更加沒有思想負擔,只管做自己認為重要的就行了!」

隨後二十年,憑藉他在燃料科學、潔淨燃料、吸附和催化方面的獨創研究及多方合作,宋教授開始在學術征途乘風破浪,屢獲殊榮。其中令他最感榮幸的,是2010年獲得國際燃料化學領域的最高學術獎——亨利.斯托奇獎(Henry H. Storch Award),以及2019年獲得國際烴類及石油化學領域的最高學術獎——喬治.歐拉獎(George A. Olah Award)。曾獲199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喬治.歐拉一直是宋教授的楷模,歐拉教授的後期研究也涉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並曾多次引用宋教授相關研究論文。獲頒以歐拉教授冠名的大獎,令宋教授更加堅定他的綠色能源夢——用工業排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海水中的水製造的氫氣為原料,利用可再生能源合成化學品和超清潔燃料,達至可持續發展。

宋教授2004年在賓州州立大學帶領的研究團隊

最高榮譽加身並沒有令宋教授志驕意滿。一年後,他放下在美國得來不易的安穩、認可和終身傑出教授地位,踏上全新旅程,來到香港中文大學。吸引他的除了中大理學院人才濟濟,學術氛圍濃郁,還有中大深厚的中國文化根基。「我不僅熱愛科學,也一直喜歡探究文化、歷史,經常思考東西方文化差異,這一點和中大志同道合。

「我並非為了應聘一份院長的新工作而搬到一個新地方,而是認為自己能為理學院、中大、香港、大灣區乃至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留下正面影響,才邁出這一步。」

在第三波新冠疫情期間上任,顯然困難重重。「初來乍到,最重要的是跟大家見面討論,互相認識,但疫情下成了奢望。」宋教授說。「但我從來不是抱怨的人,只着眼在現有條件下,盡己所能做到最好。」

他深信,挑戰與機會並生。「過去我每年到世界各地出差數十次,現在因為疫情哪都去不了,反而為我省下大量時間,促成更多工作推展。」短短一個學年內,理學院就倡議成立三門新課程並獲教資會批准,還參與了三項跨學院的大型研究及教育項目合作。「我由衷感謝一年多來中大領導層、理學院前任院長及現任院長團隊、各院系學科的主任和諸位教授,以及理學院辦公室諸位的大力支持和協作,期待繼續跟大家一起推動中大理學院的持續發展。」

宋教授理想中的理學院,也和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如出一轍。「我希望中大理學院憑藉別創新格的教育和研究躋身世界一流,面向未來世界,培養出對社會更有用的建設型人才,通過學習科學、原創研究以及多方合作,解決社會面臨的科學技術挑戰,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眼前的宋春山教授文質彬彬,溫潤如玉,談起熱愛與理想時雙眼炯亮,與額前的銀髮輝映着睿智的光芒,讓筆者感受到他不僅是能源與催化化學專家,更是善用自身能量、從不虛耗生命力的智者。正如他所言,思想境界的高低決定一生成就的大小,相信在宋教授引領下,理學院及其師生將在思維、修養、造詣與影響力更上層樓。

文/christinenip@cuhkcontents
攝/Eric Sin

標籤
宋春山 理學院院長 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