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十年 | 中文大學:五十年光影紀事 第三個十年 | 中文大學:五十年光影紀事

1983 - 1992

在中大早期歷史中,1983至1992這十年是較為謐靜的時期,推土機和打樁機震耳欲聾的噪音已不復聞,代以崇基學院禮拜堂內的管風琴奏出巴哈和梅湘的雄渾樂曲,若論分貝,或許與施工機器不遑多讓,但肯定悅耳得多,也更有助於薰陶心靈。在中大邁入第三個十年期之時,今天校園的面貌已大致成形,主要的教學樓、辦公樓和宿舍業已落成,原來巉峻起伏的地勢已經平整,留待日後規劃和發展。

到了1983年,中文大學已廣為香港市民熟悉,是讓下一代接受良好教育,從而獲得理想工作的地方。在1980年代,香港經濟重心從製造業和轉口貿易移向服務業,這個時期白領職位俯拾皆是,堪稱是大學畢業生的黃金年代。在這期間,中文大學充分了解社會需要,為公司行號、金融機構、學校和政府提供高質素的生力軍。在1980年代,政府機構也開始羅致愈來愈多的中大畢業生,每年都有穩定數目的畢業生加入政府政務職系,是以也有愈來愈多的中大畢業生在高級公務員梯隊嶄露頭角。另一方面,大學恪守其學術使命,秉持熱情和衝勁,進行不同學科的研究。在1983年,中大首名博士生畢業戴上博士帽。

研究院迅速充實研究生課程,培養頂尖畢業生,他們日後遍布世界各地的學術殿堂發光發熱,這是後話。同一時間,在沙田的另一處角落,還有一件令人振奮之事正靜靜醞釀。醫學院首批畢業生在1986年獲授學位,中大創校先賢的夢想得以完成,大學竭誠盡忠服務社會、為求才若渴的領域提供優秀專業人才的承諾得以實踐。1991年護理學系成立(2002年改名那打素護理學院),1992年藥劑學院成立,是中大堅定實踐這個承諾的寫照。在工業方面,中大在1991年成立工程學院,是在本地高等教育界引進電子工程學的先驅。

中大既晉身全球重要學府之列,地位日高,聲譽日隆,擴大規模已是刻不容緩,所以在獲得邵逸夫爵士慷慨捐資後,即按照書院制大學的優良傳統,籌辦新書院。逸夫書院在1987年奠基,1990年落成。同時,中大繼續致力保持它在區內頂尖學府的地位,1983年舉辦關於中國現代化的會議、1986年與中央研究院簽訂學術交流協議,以及1987年首次有中大學生獲選羅德學人,均屬值得一書的盛事。

在1987年,在創校之初為中大擘劃校園設計的建築師司徒惠,向大學捐贈著名雕塑家朱銘的雕塑《門》和惠園。這兩項建設至今仍然妝點大學廣場的面貌,往後世世代代的畢業生每見到這兩項地標,也就憶起他們在這個校園所花的一段寶貴光陰。1987年中大第二位校長馬臨教授退休,他主理校政九年,厥功至偉,高錕教授繼他之後出掌中大,大學無論國際聲譽和學術地位,都將更上層樓。

在1980年代末,一批新建築在校園陸續出現,它們與大學早期外觀方正俐落、色彩素淨的建築大異其趣,呈現另一種風格,迥異於廣受青睞的清水混凝土飾面。就用途和美感而言,新建築沒有那麼氣勢雄偉,但更親切可喜。中大校園開始成熟,慢慢出現不同建築風格和色彩。

在這十年,在學生事務處的努力下,學生與大學管理層之間有了更深入的相互了解,彼此交流看法和意見的機會日多,學生代表也出現在教務會等高層面的會議上。同時,為校友提供的服務也趨於大型,校方舉辦的校友日,是每年一度的盛事,吸引數以千計畢業生攜眷回到校園,為校園生活增添姿彩。

1980年代是中文大學成年的時期,也是它鞏固實力和資源,準備往後二十年大展拳腳的時期。就對社會發展與成長的貢獻而論,在這十年間,中大畢業生在擇業方面趨於多元化,更為平均地分散於教育、商界和政府這三個本地就業市場的主要領域,以前的情況似乎是一面倒投身教育界。雖然學齡兒童數目減少、第三產業發達等社會經濟因素無疑也有其作用,但大學的努力也功不可沒,它教導即將離校的學生就業規劃的概念,協助他們為初期的工作生涯做好準備,並爭取主要僱主的支持。

Expand content paneCollapse content pane
崇基禮拜堂內的管風琴崇基禮拜堂內的管風琴威爾斯親王醫院,1984年醫學院圖書館中大首位羅德學人黃淑慈,1987年尤德夫人(右)在校董會主席利國偉爵士(中)陪同下參觀當時的中藥研究中心第三任校長高錕教授(1987–1996)「惠園」及「門」由前大學建築師司徒惠博士饋贈(站立者)朱銘的「門」,地標中的地標(左起)副校長金耀基教授、錢穆教授、高錕校長,和時任院長林聰標博士於1989年新亞書院40周年晚宴上聚首一堂1990年首屆校友日1988年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成立1991年工程學院成立,1994年遷進新落成的何善衡工程學大樓,圖為彭定康爵士於大樓揭幕禮後參觀學院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