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九年秋‧冬

中日 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於一九七九年十 二月十八日至廿一日舉辦「中日文化交流國際 硏討會」,目的在使本港及海外學者有機會共 同討論中日兩國自古代至二十世紀初葉在文化 上的相互影響。出席硏討會的外國學者分別來 自日本、韓國、台灣、馬來西亞、澳洲、美國、 加拿大、英國及法國,連本港的學者在內 一 共有六十餘人。 大學校長馬臨博士在硏討會開幕典禮中致 歡迎辭;硏討會籌備委員會主席、中國文化硏 究所所長陳荊和敎授亦先後在大會開幕及閉幕 典禮中致辭。陳敎授指出:「中國文化硏究所 自一九六七年成立以來,即致力於硏究中國與 鄰近國家之關係,特別是中日兩國經濟與文化 交往,這是由於香港是東南亞區內的國際城 市,在經濟上和文化上都與中日兩國維持很强 的聯繫。」「目前中日關係又踏進一個友好合 作的新階段,在這個時候舉行一項國際硏討 會,檢討兩國二千年來文化交流的歷史,以及 重新評估兩國人民不斷交往而獲致的成果,意 義實在非常重大。」 硏討會分組就八個主題進行討論,宣讀論 文共四十篇。 ㈠ 歷史背景 主席:日比野丈夫敎授(日本大手門學 院大學) 論文: 岡崎敬敎授:「中國漢代文化與日本」 江坂輝弥敎授:「從考古學看中日韓三 國的文化交流」 西岡秀雄敎授:「日本民族的成立及中 國人在日本建國期所擔當的重要角 色」 王崧興博士:「中日家族制度的比較」 ㈡ 藝術交流 主席:屈志仁敎授(香港中文大學) 論文: 斯坦利貝克女士(Ms. J o a n S t a n l e y - Baker):「黃襞山之關連:中國 畫對德川初期(十七世紀六十年代 至十九世紀)繪畫之潛在影響力」 高 居 翰 敎 授 ( P r o f . J a m e s Cahill):「 明淸繪畫形式傳入江戶時代日本的 各階段及方法」 高 樂 詩 敎 授 ( P r o f . R a l p h C r o i z i e r ) : 「一股逆流:日本畫對廣州新國畫 畫派的影響」 殷 沛博士 ( D r . O. R . Impey):「天 啓瓷器與伊萬里燒」 鈴木敬敎授:「論日本人對中國畫的鑑 賞」 ㈢ 思想交流 主席:伊地智善繼敎授(日本大阪外語 大學) 論文: 哈 魯 頓 敎 授 ( P r o f . H. H a r o o t u n i a n ) : 「『爲瞭解中國』:近代日本人對 中國和亞洲問題的專論」 裴崇鎬敎授:「日本與韓國的朱子學」 艾韋爾博士(Dr. W i l l i a m S . A t w e l l ) : 「從過去到現在:陳子龍( 1608— 47)及荻生徂徠(166—1728)對 於國事硏究之共同點」 大庭脩敎授:「德川吉宗與中國文化」 洪淳昶敎授:「日本東洋史家對中國文 化的看法」 ㈣ 歷史關係 主 席 : 詹 遜 敎 授 ( P r o f . M a r i u s B . J a n s e n )(普林斯頓大學) 論文: 佐久間重男敎授:「明代中日關係及倭 寇活動」 貝荷比女士(Mrs. E l i z a b e t h P e y r a u b e ) :「中日官方關係的破壞者—海盗 王直(?丨159)」 松浦章先生:「『正德新例』頒佈後中 國商人與長崎的貿易」 雷諾兹博士(Dr. D o u g l a s R . R e y n o l d s ) :「帝國主義的序幕—日本在晚淸 1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