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四年第三期

發現了他「天賦的熱誠和精 而這種天賦經過了這些時日已臻成熟 經出版了四本書,他仍努力不懈。從一九七 年至今,賴先生再以流暢的英語,寫了三十四 本書。 柳 存 仁 先 生 , 對 《 八 仙 》 ( T h e E i g h t I m m o r t a l s ) (1972)一書的評語可適用於賴先生的所有翻 譯作品。他的評語是「……正是一般讀者所追 求的——用流暢英文寫成的精簡作品,內有引 人入勝的敍述,結合了高級文學品味和透徹的 背景知識,卻沒有不必要的學究作風。」這段 評語精確道出了賴先生作品的吸引力。 但賴先生卻謙遜地說他祇不過是對中國的 藝術和文化盡一點力而已。 任何人拜讀過賴先生的作品後,除了對那 精練如寶石的智慧留下深刻印象外,也會讚賞 那多彩多姿的插圖。 中國人的生活、思想和傳統的各種形態, 都活現於賴先生精心挑選的成語、詩詞和趣事 中。擧例說,在《食談》(Chinese F o o d f o r Thought)(1978)一書中,李漁說:(白話譯 釋)「沒有東西比筷子更能象徵中國人的思想 精神了。它代表兩極的統一、陰與陽的實際運 用、人類技能的純樸表現;而這些都是日後科 技發展的泉源。」讀了這段文字,對筷子那種特 殊的崇敬之情,能不油然而生?當我們進食的 時候,讓我們咀嚼同一本書引述黃庭堅(1050 —1110)的說話:(白話譯釋)「要培養正確 的態度,必須避免犯上三類錯誤:貪吃美味, 避吃難以下咽的食物,以及忘掉食物的來源。」 賴先生所有譯作中的精選當然 錯誤。 我自己最珍愛的珠璣片語見於《中國友誼 ( A C h i n e s e B o o k o f F r i e n d s h i p ) ( 1 9 7 3 ) 一書: 「友誼的持續繫於兩個因素:興趣和觀察…… 與其有大量興趣,倒不如有深細的觀察。」 另外,在《中國友誼》一書中引述王羲之 「蘭亭序」中的幾句也頗能貼切道出賴先生寫 作時的心態:「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喩之於懷:雖也殊 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 有感於斯文。」 賴先生著作最豐的年份是一九七三、一九 七六和一九七八。一九七三年之所以値得紀 念,是因爲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齊 白石》(Ch'i P a i S h i h ) 和 《 書 法 藝 術 》 ( C h i n e s e Calligraphy)兩書,其後更在一九七五年和一 九七六年分别出版了《三位當代中國畫家》 ( T h r e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i n e s e P a i n t e r s ) 和 《 中 國 印 章 》 ( C h i n e s e S e a l s ) 。 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中華書局出版 了《中國書法》和《中國印章》的中文版。 賴先生硏究中國人的生活和藝術,經常發 掘到前人的著述和圖片,展現於讀者眼前,饒 有趣味。 對愛好賴先生作品的人來說,賴先生將會 出任中大中國文化硏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的消 息可說是樁喜訊。本年十月牛津大學出版社又 將出版他的一本關於 國飮食 的書,命名 爲 A t Table。我們衷心希望賴先生仍會寫作 不輟,繼續帶領大家探硏我國 這位介紹中國文化的多產作家,他的行 書,也獲得不少人的愛好,除此之外,更是 文字迹鑑證者和中英翻譯專家。 翻譯研究中主任宋淇先生 閔德福(John M i n f o r d ) 行將於本年七月底榮休的翻譯硏究中心主 任宋淇先生,於一九六九年加入 文大學,參 與行政工作,並於七三年起出掌該中心達十一 年之久。任職中文大學之前,宋先生是一位 著名的編輯、翻譯家和評論家,並曾投身香港 電影界,從事 劇製作工作。宋淇先生一九一 九年在上海出生 一九四零年畢業於燕京大 19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