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七年秋‧冬

研究計劃簡介 費形態,和飮食文化。「我們是誰,取決於 我們吃甚麼和怎樣吃」——食物和飮食風格 不單可以製造主觀身分認同,更可以強化這 種認同,正如服飾和節日一樣,是文化認同 的標記。 三位敎授的研究,旨在探討戰後香港飮 食習慣的改變,從而了解都市化及工業轉型 如何影響個人生活方式及文化體會。硏究範 圍還包括旅遊業飲食文化、國際性食物及菜 式在香港的適應,以及近年政治變化對本地 飮食文化的影響。 從飲食角度認識香港 研究以問卷和深入訪問方式調查不同地 區居民在家及外出飮食的方式,並替數項具 本地特色的飮食習慣作出了新的詮釋。 香港飲食文化獨特 保守的家中用膳習慣 與開放多變的外出 用膳習慣形成 強烈對比, 反映香港兼 具傳統特色 和大都會特 色,一方面 是中國傳統的 延續,一方面受環 球文化影響。 飲茶功能隨移民逐漸 成長而轉變 戰後,大量內地人 湧入香港,其中單身男性喜歡 利用早晨飮茶機會與同儕聚會,或是 尋找工作。隨著他們組織家庭,子女成 長,家庭再分散發展,飲茶便成爲家庭成 員聚會的場合,扮演著鞏固家庭的角色,再 不是以男性爲主導的早晨消遣。飲茶功能的 轉變正代表著移民的成長。 茶餐廳製造香港認同 從戰後的茶餐廳到八、九十年代的快餐 店,香港人都可找到價錢大眾化的多樣中西 食品。它們在顯示香港的匯聚文化特性之 餘,更創造了本土認同。其中以奶茶混合咖 啡的「鴛鴦」,是地道的香港飲品,可以代表 香港人的飮食文化。 新派粵菜隨中產階級而興起 八十年代初期,香港漸趨富庶,催生了 中產階級。他們開始追求更適合自己的東 西,新派粵菜亦應運而生。尖東商業區開始 發展時,各式新派粵菜館隨之出現,它們不 但著重內部裝修和服務質素,更採用不同地 方的食物材料入饌,勇於嘗試創新的烹調方 法,這都是中產階級樂於追尋的。 飲食香港 2 1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