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95

In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 can only  be accessed with CWEM password .   若要瀏覽本部分的資料, 請須輸 入 中大校園電子郵件密碼 。 第二九五期 二零零七年四月四日 No. 295 4 April 2007 3 教育孩子從家長開始 嶄新的家長教育碩士課程 教育行政與政策學講座教授兼教育研究所所長盧乃桂教 授說︰「我們從各方面綜合所得,家長教育不應局限於 如何管教子女的層次上,而是父母要認識身教的重要。 這個概念的實現,需要有平台來配合。」 家長教育亦開始備受社會關注。以現時有關的文憑課程 為例,報讀者來自不同背景,甚至包括從事保險或者 房屋管理業的人士。家長教育普及化這個目標亦漸見端 倪。陳廷三博士續說︰「新課程的主要對象是教師,因 為教師經常要面對很多家長,例如要出席家長教師會。 如果教師能透過家教會讓家長重建當家長的情懷,使他 們更加嚮往家庭生活,無形中減省了教師花在處理學生 家庭問題上的時間,是對學校的一種支援。另外,社會 服務機構員工,以及教會人士,亦有機會接觸家長教 育。來自中產階層的全職母親,只要撥出時間和資源, 可以對社區鄰里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她們也是這 個課程的招收對象。」 家庭文化影響子女 訊息工程學系教授黃寶財是特區政 府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 席,他說︰「香港的家長們大都重 視家庭,卻忙於工作無暇理會孩 子,產生了許多家庭問題。一般的家長 教育課程側重技巧,而傳媒在商業市場帶動 下的渲染報導,影響了許多人的家庭觀念(例如養 一個孩子要幾百萬),以為要努力賺錢來換取家庭幸 福,忽略了核心的家庭價值:就是一家人能快樂的相 處、互相支持和接納。我期望課程有助建設家庭文化, 讓政府、大學、家長教育工作者能攜手協力,提升香港 家長教育的素質。」 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專業顧問鄭漢文博士說:「家長意 識很重要,坊間課程注重讓家長學習教子技巧,對家 長及子女來說,可能會有負面效果。我們希望把家長 意識帶到一個較為正面的方向,從只注重孩子的成長 延伸至對自己成長的關注。甚麼人會來報讀這個課程? 可從外需和內需兩方面看,例如通識教育科出現時,很 多人報讀,這是外需。內需為自己的心中覺得有這個需 要,是想要真正去關心自己,關心別人,真正為了興趣 而讀書,並在完成課程後,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家庭 文化,如價值觀、生活習慣等,對小孩子的影響至為關 鍵;因此,甚至有人提出家長是否須要考牌。我估計這 個課程初期報讀的人數未必會太多,但長遠來看是樂觀 的。」 盧乃桂教授補充說︰「課程要自負盈虧,我當然會關心 是否能招收足夠的人數。我沒有做過市場調查,但覺得 有責任開辦此課程。一為學術上的責任,中大作為一所 研究型的綜合大學,我們在這方面義不容辭;一為專業 上的責任,研究所作為教育研究的重鎮,理應盡力; 一為社會責任,只要課程是有利公益的,我們便會開 辦。」 盧教授總結說,教育學院的碩士課程注重「知類通 達」:依類推義,通達事理,即能開朗。這個家長教育 碩士課程學額暫定為三十,人數少便於交流,有利課程 的發展。他希望會有更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報讀,使 課程實踐起來更多姿多采。 吳嬋珍 (左起)鄭漢文博士、陳廷三博士、黃寶財教授、盧乃桂教授 中 大教育學院將於二零零七至零八年度開辦家長教 育文學碩士課程。這個全港首創的課程是基於 甚麼情況下構思出來的?教育學院已有一個開辦了五年 的家長教育文憑課程,坊間具類似名稱的課程亦不少。 這些課程的內容多是著重如何教導子女及發揮他們的長 處,主要是集中在子女還年幼時父母須處理的問題。即 將開辦的碩士課程則把家長教育的重點重新定位,不但 涵蓋家長和子女的關係,亦探討父母生涯的延續,即父 母要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本刊訪問了參與策劃這個課 程的教師,請他們介紹課程的宗旨和特點。 陳廷三博士是香港教育研究所的專業顧問,他說︰「現 在很多父母不想當父母,或是做得很有問題。我們首個 重點是要讓家長重建做家長的情懷,然後讓他們認識到 子女給他們帶來的人生意義,以及父母角色對生命所起 的作用。我們就是從這個角度去開始進行探索。其次, 很多家長自己的人生還是十分凌亂,這些凌亂會不知不 覺間在子女身上重演,所以父母必須先整理好自己的 人生。有了這兩個基礎後,才可以去談論管教孩子的方 法。」 父母身教更重要 二零零零年,教育學院譚偉明教授聯同四位同事為教育 署進行一個如何在香港推廣家長教育的諮詢。其後的調 查報告顯示,香港的家長在子女教育上面對重重困難。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