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處   4.11.2011

386

樊善標教授
 
《中大通訊》第386期 > 特寫 > 舊夢須記如何記

舊夢須記如何記

previouspausenext

在電視普及之前,報紙副刊是香港人的主要娛樂。大名鼎鼎的副刊作家如十三妹、三蘇等,在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有讀者天天買報只為追看他們的專欄。究竟他們的文采如何?發表過哪些一針見血的言論?大概五十歲以下者已無從得悉。半世紀過去了,因緣際會,原本深埋於圖書館檔案室的小部分遺文,已重新付梓,以饗故人,復覓新知音。

翻舊報尋找香港身影

中大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樊善標教授說:「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有幾位老師對香港副刊文化研究很有興趣,不過,他們論文提及的專欄,現只存於四十至七十年代的舊報紙合訂本或微縮膠片,很少人有機會看到。因此,我們決定把一些有代表性的篇章結集出版,除了推動學術研究,還希望讀者能認識香港的歷史。」該中心與天地圖書合作,於本年6月出版了由盧瑋鑾(小思)教授主編的「舊夢須記」系列文選,五本文選有三冊已經出版,重新呈現幾位風靡一時的專欄作家的筆下世界。

舉世無雙的香港副刊

「舊夢須記」系列的素材,都選自文藝副刊。香港的副刊有幾項首創特色,如版面分成格狀,有些索性以作者名字為欄名,有固定字數和刊登位置,而且天天見報,讀者與作者有問有答,關係密切,往往造就輿論。樊善標教授指出,副刊在戰後至八十年代都很受歡迎。香港重光後人口急增,在五十年代,報紙儼然負起了一些政府無法兼顧的服務,如設立讀者信箱,發放保健、交友、尋人等資訊,提供社群支援的力量。到六十年代雜文專欄大興,雜文的出現反映大家對香港這城市有更大興趣。在八十年代副刊發展到達頂峰,當時香港展開前途談判,鄧小平提出五十年不變的說法,觸發港人熱烈討論何謂香港特色,雜文專欄百花齊放,無所不談,有人認為正好體現了香港最珍貴的言論自由。副刊的社會作用及其在文學上的地位,此時開始得到肯定。

從遺忘處重新出發

現時,礙於不少舊報紙已散失,加上缺乏長遠經費,副刊研究之路並不易行。儘管困難,樊善標教授說還是會繼續。「研究本地報章副刊專欄並結集出版,是要鑑古知今,令我們對處身的環境有更多了解。香港由一個漁港,經過努力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這是一個公認卻簡化了的美好說法。努力背後的波折並不簡單,有時候努力也不一定保證有成果。要知道我們對一些諸如政治問題的看法或不滿,並非始於今日。有些東西被遺忘了,我們要把它撿回來,才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目前的問題。

「人在前路茫茫之時,便會緬懷過去自我安慰。懷舊是對現狀不滿的婉轉體現。我們不是懷舊或鴕鳥埋沙,舊夢須記,但記後要總結經驗,面對將來。」唯其如此,才不致辜負半世紀以前這批可敬的「爬格子動物」,日復一日埋首伏案,既經營着生計,也藉着他們的筆桿給我們勾劃這個城市的吉光片羽。

各期刊物

最新10期

2020年代

2010年代

2019–20

2018–19

2017–18

2016–17

2015–16

2014–15

2013–14

2012–13

2011–12

2010–11

2000年代

2009–10

2008–09

2007–08

2006–07

2005–06

2004–05

2003–04

2002–03

2001–02

2000–01

1990年代

1999–2000

1998–99

1997–98

1996–97

1995–96

1994–95

1993–94

1992–93

1991–92

1990–91

1980年代

社交網路書籤

twitter   facebook   谷歌   百度   qq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