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口談實錄

侯傑泰:數據見真知

(Photo by ISO Staff)

侯傑泰教授

怎樣結緣心理學?

我本科在中大唸化學,偶然在圖書館發現心理測驗的書籍,讓你塗鴉或畫一幅包括屋、樹、人的圖,就能分析出連你自己也不知道的性格,我覺得神秘又有趣。修讀教育文憑時開始接觸教育心理學,到唸博士時專攻心理學。

你的研究總是以數據為本,為何如此重視數據?

質量管理之父愛德華茲·戴明有句名言:「上帝以外,人人都得靠數據說話。」只有數據能反映問題的癥結,從而對症下藥。

能舉例說明嗎?

很多人以為,要解決小學生功課壓力問題就得找出功課多的學校。但數據告訴我們,學校之間的功課量只有1%至5%的差異。其餘九成來自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樣的功課,有人花十五分鐘完成,有人花兩三小時。由此而知解決問題不在於查找功課多的學校,而是查找做功課特別慢的學生,幫助他們學會專注和時間分配。

學習動機方面有哪些有趣的研究發現?

同樣考八十分的兩個學生,一個進好學校,一個進差學校,誰的自信心會更強?數據顯示,進名校平均而言會打擊自信,因為發現比自己優秀的大有人在。就算極注重面子的中國人,「名校光環」仍抵消不了同學間較量的負面影響。

關於正向心理有哪些補充?

「正向」不是一味期待愉快和成功經驗,還要樂於擁抱磨煉與失敗。凡事向好看的同時,必須勤勤懇懇學本領,打根基,讓自信與能力並駕齊驅。

STEM教育大行其道,對此有何見解?

許多人把STEM教育等同於鼓勵創意,然而創意不是做夢、空想粉筆的一百種用途,而要以自律、刻苦為基礎。就像科學家需日以繼夜在實驗室埋頭苦幹才能有所發明,而非躺在床上空想創意點子。

在崇基學院打乒乓球。攝於侯傑泰初加入中大的1988年

是甚麼驅動你在中大一待三十年?

我享受每次學習新事物的機會。尤其當透過分析數據打破迷思、找到看問題的新視角,都令我無比快樂。

這些年來最感自豪的成就是甚麼?

如果上到天堂,上帝問我這輩子幹過甚麼,我會回答推動過學童吃早餐。我們的調查印證醫學研究,吃早餐與否對學業成績大有影響。

教研以外身兼多個教育中心主任、政府委員會成員,如何分身有術?

我打中學起就沒有休息日,從不知電視在播甚麼劇、流行哪位歌星。但我不覺得工作是痛苦或懲罰,最重要是自己的專長能派上用場。

你對兩個兒子是哪種家教作風?

我相信身教。我對自己要求高,兒子看在眼裏,也養成努力的習慣,我們仨都是工作至凌晨兩三點才肯睡的。當然這並非值得提倡的習慣。

Christine N.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26期(2018年11月)

標籤
侯傑泰 教授 心理學 數據 STEM教育 教育學院 教育心理學卓敏講座教授 教育數據研究中心 美國教育研究學會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