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在感官神經世界溯源的科學家

中大科研的掌舵人岑美霞

朱利安‧赫胥黎(1887–1975)是《美麗新世界》作者奧爾德斯‧赫胥黎(1894–1963)的哥哥,也是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對他來説,變形蟲無目也不識丁;蚯蚓無眼也無珠;烏鴉張嘴卻不能言。感官發育和智慧都要經歷進化才具備。

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五感——眼、耳、口、鼻、手——的生物,相信螞蟻也五感俱全,不過,在朱利安‧赫胥黎所著《一位生物學家的論文》中,有一章開首的詩云:「螞蟻自己不會作出哲思——/人卻可以,而且眼觀八方,……/兼且會飛會講,更是極端聰明……」(筆者譯)

中大副校長(研究)及卓敏生物醫學講座教授岑美霞教授,是發育生物學權威,主要研究對象是神經脊細胞和基板細胞。在哺乳類動物的胚胎期,基板細胞可以發育成不同感官的神經網絡,令外來的感官信息得以從各感官傳送到大腦,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

(Keith Hiro攝)

她的團隊發現基板細胞對面部感官的形成及視聽嗅味等功能,起着重要甚至決定性作用。如果在胚胎或胎兒階段這類細胞出現異狀,有可能導致先天性缺陷。研究這類細胞,有可能為初生兒或老年人的器官再生或功能重啟指出新路向。

基板細胞其實是最神出鬼沒的東西,它們在胎兒各感官成形之後便會轉型或消失,要觀察和探討它們的形態和發育便十分困難,有關的研究文獻不多,但這無阻岑美霞教授和她團隊嘗試解開感知生物與物理世界如何建立感應圈之迷。

岑教授在中大取得生物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後,藉着裘槎基金獎學金赴劍橋大學攻讀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她其後學術研究與大學行政兼善,多年下來,成績輝煌。2020年夏天,她回到中大,統率母校的研究及創新事務。

過去一年,岑教授不燥不急,仔細審視中大的科創文化,深入了解每個領域的項目、優勢,以及思考如何可以做得更好。身為2021–2025年中大策略計劃下研究及創新小組聯席主席,她協助制定了今後五年大學的研究策略方向,連合研究、創新及企業精神,聚焦構建一個澎湃多產的科創氛圍,為社會貢獻可見可用的研究果實。根據策略計劃,中大研創的路線圖見下表:

岑教授喜見中大的科創活動生機勃發,人才濟濟,觸類龐濶,成就斐然。然而,身為中大研究的掌舵人,岑教授認為中大有幾個方面是可以更闖高峰的。

中大的科創生態應該進一步國際化。中大的研究團隊可以大膽開展針對全球議題的研究項目。研究團隊可以引入更多不同背景的成員,拓闊視野,加強協作和思想交流。

中大是人才薈萃,術有專精的靈地,某些學科或研究領域可以再壯大一些。人才是研究及創新的原動力,可以在量和質方面加強,而且不限於教授級或資深學者。年輕的研究人員(包括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員)對茁壯大學整體的研究實力,推動創新風氣十分重要,因此需要締造一個讓年輕而富創造力、想像力的學者積極投入科研創新工作的環境。

岑教授既出身中大,自對中大人的謙厚本性認識甚深。她非常欣賞中大學者務實沉穩的作風,也認為培養一點競爭意識會有利於先破後立,為落實科研策略製造有利條件。

展望未來,岑教授將致力為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更多機會與學術及科創的人脈及資源接軌。中大本身有着優厚的資源,但要做到世界級的研究成績,大學需向校外的政府、商界和業界尋求合作與支援。中大在最近2021/22年度的優配研究金及傑出青年學者計劃中成績優異,在成功取得資助的研究項目數目及金額方面都令人鼓舞。

岑教授也計劃改善大學科研基建,促成一個數碼化的運作模式,以及簡化各項程序以提升效率、深化影響力。中大一向在研究表現及成果方面成績驕人,這在最近一次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公布的「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中再次得到明證。是次評審中不少領域,中大的國際性優勢和世界級表現都相當明顯。岑教授有信心中大必會日益精進,不斷開拓學術先河,繼續惠澤社群。

可量度的是籌募得來的資金、發表的論文和獲批的專利數目;不可量度的是科研誠信,是代表一所大學的「軟實力」。作為高等學府及科研創新的前沿地,大學身負社會厚望,其成員的表現及誠信也需符合最高標準。一所大學的公信力便繫於此。

岑教授是「世界研究誠信大會」的督導委員會成員,她希望把經驗帶來中大,造就世界水平的優質研究。

儘管前面的工作及目標多不勝數,但岑教授對衡量達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她堅定明確、毫不含糊地說:「當我們見到中大的一眾年輕學者在這裏得以盡展所長,做出最好的成績,我們便知道成功了。」

文/tommycho@cuhkcontents

標籤
岑美霞 副校長 卓敏生物醫學講座教授 生物學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