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79

初任大學教師的感受 社區及家庭醫學系李大拔醫生 我童年時便十分嚮往教學工作,溫 習時往往將自己當作老師,將課文講解 一遍,從而領悟得更多,並感到如能與 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學識,會有無限的滿 足感。 我就讀的小學在農圃道舊新亞書院 附近,所以常見到很多大專哥哥姊姊用 心學習的神態,而他們畢業後在社會發 揮領導地位,驅使我立志在大專教學。 後來中文大學成立,標榜通識及全 人教育,且著重中國文化傳統,而我又 十分喜愛 閱讀中國 歷史,加上中大的辦 學宗旨與訓練醫生的不謀而合,所以極 渴望加入中大服務。現在願望終於達 成,並且恰巧隸屬新亞書院。 醫生要有深厚的醫學知識,還要了 解人類的行爲心態,和與人溝通的技 巧。醫科生的一般想法是如果熟讀醫 書,行醫濟世便一定沒有問題。但當他 們執業時,便知道了解人類行爲心態的 重要。在習醫階段,大學必會教授及灌 輸這方面的知識技巧,並有很多鍛鍊機 會,可惜學生很多時都不大注重,以致 日後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懊悔,這 亦是我行醫多年的體驗。所以,我執業 多年後才加入中大社區及家庭醫學系全 職任教,是希望把這方面的淺見和體會 與學生分享。 我習醫時,教師仍用傳統教學方 法,在課堂講解或在醫院臨牀教授,很 多細節要由學生自己尋求,探索其中的 道理。大學教育本應如此,加上第四及 第五年醫科生應已十分成熟,此種形式 的教學應該沒有問題。但科技日益發 展,學生要學的東西不斷增加,教師要 多了解學生的弱點和學習上的困難,加 以輔導。例如醫科教學以英文爲主,但 時下學生的語文程度下降,特別是英 文,對醫學院老師來說,這是一個大難 題。我們把小組討論列爲重點教學方 法,雖然令我們要花更多心思及時間, 但效果良好,也受學生歡迎。 新任大學教師都是滿懷抱負,希望 將自己的專長學識,傳授給學生。但基 於很多因素,學生不一定領受。我比較 幸運,全職任教前,已經在中大兼任教 學,和學系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 係,他們給我的支持、鼓勵及輔導,對 我幫助很大。因此,我明瞭如果同事之 間能夠多些交換意見,可以促進教學的 效果。 教學發展組在八月舉辦的「大學教 學的挑戰與享受」座談會,對新教師十 分有用,可以分享前輩的經驗,了解目 前大學生的狀況,更重要的是可以與其 他學系的同事交流,更新教學方法。 我的體會是,如果在全職任教前, 對自己的學科有具體的工作經驗,又參 與兼任教學,會很快適應大學教學的新 環境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座談會 上,很多同事都認爲若能在講解理論時 列舉實例,學生對課堂學習會更加投入 和有興趣。他們印證了我的看法:我們 過往的工作經驗及人生閱歷,對教學都 大有幫助。 大學生是社會的未來棟樑,能夠協 助培植他們,我認爲是人生最有意義的 事。 二十 位教師當選最佳講師 二十位來自不同學系的教師最近獲學生選爲最佳講師,名單如下: 主修學系最佳講師 學系 教師 中國語言及文學 盧瑋鑾 藝術 莫家良 歷史 張學明 日本硏究 李活雄 哲學 陳特 關子尹 宗教 江大惠 翻譯 王宏志 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 馮嘉耀 生物化學 方永平 生物 張志強 化學 余濟美 數學 梁子威 經濟學 葉創基 地理 林健枝 政治與行政學 關信基 新聞與傳播學 馬傑偉 社會工作學 石丹理 非主修學系最佳講師 陳健民(社會學) 馬傑偉(新聞與傳播學) 曾傑成(通識教育) 是次最佳講師選舉由崇基學生會主辦,新亞、聯合及逸夫書院學生 會與四間書院學生輔導處協辦。選舉分主修及非主修學系(指通識、 副修及選修科目)教師兩個類別。 崇基學生會表示,是次選舉的目的是「對教學認眞、教得其法的好 老師表示支持及謝意」,期望教師本著互相砥礪的精神,積極提高教 學質素。 是次選舉收回八百四十六票,投票率爲百分之八點九七。大部分學 生同時選舉兩類優秀老師,部分只選一類。主修學系教師須起碼獲所 屬學系學生投票總數的四分之一支持,而該系的投票率又必須高於整 體投票率(百分之七點九八),才可當選。非主修學系的教師則須取得 該部分選舉有效票數的百分之五或以上才可當選。 新聞與傳播學系馬傑偉先生在兩部分選舉皆當選,獲系內外學生支 持。 大學出版社新書 《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 此書由張妙淸、葉漢明和郭佩蘭合編,收錄 中國、台灣和香港從事性別及婦女硏究的學者 的相關文章和專題論文,從史學和理論層面探 討在中華文化背景下作性別及婦女硏究的一些 基本課題,並比較三地的探索經驗。 作者紛紛呼籲在發展中國本土的婦女學和性 別硏究時,要將之植根於中華文化的基礎,並 吸取西方學術的養分。書中幾篇專題論文最能 反映本土性和主體性探究的努力,對中國女性 傳統的能動性、中國本土女性主義的特色和歷 史發展條件等課題,作出深切反思。 其他文章介紹三地在社會、法律、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硏究成果,都是 理論和方法學上的重要嘗試,也爲婦女運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大部分作者 都肯定了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重要性,並提出今後學術硏究的發展方案。 三百一十八頁,平裝本,一百六十港元。 大學教職員於富爾敦樓大學書店購買該書可獲八折優待。 多花一點功夫 利便廢紙回收 校方數年前便在校園各處設置廢紙收集鐵籠,協助回收校園廢紙,供循 環再造。 可供循環再用的廢紙包括報紙、雜誌、書本、電話簿、印刷或影印紙 張、電腦紙、咭紙、紙條等。據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建議,它們應分類 處理,以便回收。 報紙——一疊一疊用繩綑好。 書本/電話簿一一書脊朝同一方向叠齊(這有助工人把書脊切去),然後 用繩把書本綑好。 色紙/雜誌——若封面有膠質,須先撕掉。 白紙(印刷或影印紙、電腦紙、白信封、紙條等)——先除去釘書釘和曲 別針,再以繩綑好。 多花一點功夫,便可利便廢紙回收,支持環保。如看見有人把飮品包裝 盒和塑膠袋等棄於鐵籠內,請即時提醒他們那些是廢紙回收籠,不是垃圾 箱。 中大通訊 3 第七十九期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四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