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23

香港戲劇工程好戲連場 藝術家進駐中大 九七年十一月九日晚上,鑼鼓聲鮮有地響遍邵逸夫堂。 上海京劇院的演員專程到來,先示範老生、花旦、 老旦、花臉四種不同的「唱」與「哈」, 再演《拾玉鐲》與《盤絲洞》,一文一武, 盡顯京劇中「做」和「打」的精髓,教觀眾大開眼界。 觀眾中不少是興致勃勃到來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外籍交換生。 示範完畢,更有近百人留下來討論京劇藝術。 香港戲劇工程的誕生 這次戲曲活動由香港戲劇工程主 辦。香港戲劇工程在九七年九月才正式 成立,隸屬邵逸夫堂,專責舉辦各類型 的戲劇及戲曲活動,提供戲劇課程,並 主辦同期推出的「駐校藝術家計劃」。 邵逸夫堂既是大學的演藝活動中 心,為何要再成立香港戲劇工程去主辦 這類節目呢? 邵逸夫堂經理蔡錫昌先生表示,這 主要為了凝聚校內戲劇愛好者和研究者 的力量,合力推動非形式的藝術教育, 並在學術界與藝術界之間發揮橋樑作 用,拉近彼此距離。其次是邵逸夫堂前 年曾參與在北京舉行的「中港台澳戲劇交 流暨研討會」,會議通過以後隔年由四地 輪流主辦是項活動,九八年輪值在香港 舉行,由邵逸夫堂負責籌辦研討會。蔡 先生考慮到以禮堂名義主辦這個會議不 太恰當,便促成香港戲劇工程的誕生。 舞台培訓計劃作頭炮 香港戲劇工程成立後,即開展舞台 培訓計劃——由世界戲劇巡禮及舞台美 術管理入門兩項課程組成。前者重點介 紹古典西方戲劇、現代歐洲戲劇、現代 美國戲劇及中港華文戲劇,並有戲劇歷 史、流派及體裁的講解;後者側重舞台 美術設計(包括燈光、佈景、服裝及道具 製作)、舞台監督及管理,以及舞台音響 設計。 兩項課程均由資深從業員主持,推 出未幾即告額滿。 活動浪接浪 香港戲劇工程旋藉上海京劇院來港 演出的機會,在逸夫書院校董李和聲先 生(上海總會理事長)的幫助下,邀請京 劇院來校示範及主持講座與研討會。 九七年十一月中,深圳大學藝術系 系主任熊源偉教授應邀來校主持舞台美 學系列講座,題為「導演的『死』去『活』 來」。 今年一月更有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 長林克歡先生來校,主講「大陸、香港、 台灣戲劇比較」及「當代藝術(戲劇)評 論」。 本年杪則會舉辦「華文戲劇節(香港 一九九八)」的研討會,以及出版研討會 論文集。 蔡錫昌先生並透露,現正向校方建 議於下學年起在通識教育課程中增設戲 劇科目,又計劃籌辦戲劇書展。 引入駐校藝術家概念 早在十年前,邵逸夫堂已經常邀請 藝術工作者來校表演、示範、主持講座 及展覽作品。只因這些活動一直 沒有正式名稱,且為期較短,更 大多與書法、舞蹈有關,因此很 多人都未有特別留意。香港戲劇 工程決定由九七學年起,採用「駐 校藝術家計劃」這個名稱來推動校 園的文化藝術活動,並延長每位 藝術家的進駐時間至一學年,以 增加活動項目,希望員生能與藝 術家密集交流,受到更多薰陶。 第一位進駐中大的藝術家是電影 人舒琪(有關活動情況見另文)。 下學年蒞校主持活動的會是油畫 及裝置藝術家王純杰。 蔡先生說,香港戲劇工程將 舉辦更多演藝活動,推動校園內 的美學教育。 陳偉珠 駐校藝術家計劃面面觀 内容 舒琪(圖中)是年為員生設計和主 持了「夢城專遞」、「香港電影工作者 研習系列」及「創造社之夢工場」三個 以電影為主題的活動。 「夢城專遞」以電影欣賞及座談會 為主要內容。上學期播映了日本導演岩 井俊二的短片《夢旅人》和《煙花》、 中國導演王小帥的《冬春的日子》,以 及改編自亞瑟米勒劇作的《妒焰飛 灰》。這個學期則選播香港導演陳果的 《香港製造》、許鞍華的《半生緣》及法 國電影《小孤星》。 「香港電影工作者研習系列」以許鞍華的全部影視作品為研習對象,參與的 二十多名學員要先觀看作品,然後才討論與交流,並撰寫討論結果和觀後感。 「創造社之夢工場」側重實踐,由舒琪指導十名學員在為期八週的聚會中表 達個人的創作概念,並以劇本、攝影或錄像等形式自製一個短篇創作。 駐校藝術家的看法 身兼影評人、編劇、導演、監製、發行人、作家和編輯等職的舒琪坦言, 接受邀請出任駐校藝術家,是有感自己與年青人的距離愈來愈遠,希望借此機 會多與他們接觸。「還有,大部分人都視電影為娛樂,忽略了它的藝術價值,我 希望藉不同的活動帶出一個訊息——電影是美學的一種,欣賞電影也是一種藝 術教育。」 從「夢城專遞」座談會熾熱的討論,到「香港電影工作者研習系列」及「創 造社之夢工場」的踴躍反應,舒琪的目的已達,他認為大學課程應提供相關的科 目以滿足學生的求知及表達慾。 學員的感受 •人事處總主任劉郭麗梅女士說:「文藝活動有助調劑繁忙和緊張的工作,我 亦十分喜愛電影,想多些了解幕後工作。雖然聚會時間有限,但我接觸到的 學生都十分友善和投入,而舒琪認真的態度更令我印象深刻。」 •香港教育研究所助理編輯梁念明女士說:「我因為對電影有濃厚興趣,所以 報名參加。由於只舉行了數次聚會,讓學員講述自己的觀點,所以暫時未有 深入的感受,但我十分支持香港戲劇工程多舉辦這類活動,讓我們既可欣賞 藝術節目,又可切實際參與校園的文化生活。」 香港戲劇工程負責人及顧問團 負貴人 主任 蔡錫昌先生(邵逸夫堂經理) 主任委員方梓勳教授(翻譯系副教授) 張秉權先生(語文自學中心 中文部高級導師) 顧問團 中文大學 鄧仕樑教授(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姜安道教授(英文系英文講座教授) 陸潤棠博士(英文系高級講師) 譚國根教授(英文系教授) 中國內地 田本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 究所所長) 林克歡先生(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 熊源偉教授(深圳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俞洛生先生(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副總經理) 劉錦雲先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第一副 院長) 香港 盧景文先生(香港演藝學院校長) 鍾景輝先生(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 院長) 楊世彭博士(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 陳清僑教授(嶺南學院通識教育學院 副教授) 台灣 馬森教授(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黃美序教授(淡江大學榮休教授) 新加坡 郭寶崑先生(實踐藝術學院及實踐話 劇團藝術總監) 美國 陳尹瑩博士(長江話劇團藝術總監) 中大通訊 3 第一二三期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九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