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廣東瘤」的路線圖

羅國煒教授(中)與他的研究團隊
鼻咽癌腫瘤模型

中大是從基因學和基因組的角度研究鼻咽癌的先驅。這地位由已故的黃潘慧仙教授(1935–2004)奠定。黃教授的研究團隊採用多種全基因組研究方法,例如等位基因分型、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以及微陣列分析,率先發表以下研究結果:

  • 第三對染色體的短肢消失,顯示鼻咽癌病人經歷重要的基因變化
  • p16RASSF1A基因的改變,導致發生鼻咽癌
  • 鼻咽癌基因圖譜

黃教授的學生、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的羅國煒教授繼承了這方面的工作,對鼻咽癌的研究有重大貢獻。他們2004年在Cancer Cells期刊上發表的腫瘤模型,在醫學界獲得廣泛承認。

為什麼研究鼻咽癌?

鼻咽癌在亞洲十分普遍,八成病例在南中國和東南亞的中國人之中發現,發病率遠高於西方國家。科學家認為飲食習慣、EBV病毒感染和遺傳因素都可誘發鼻咽癌。二十年下來,羅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EBV病毒感染後的基因及表觀基因異常現象,是促使腫瘤形成的必具因素。

放射性治療可以有效醫治早期的鼻咽癌。可惜早期鼻咽癌的徵狀並不明確,到後期治療起來已很困難,療效也較遜色。羅教授的團隊的工作,是辨識鼻咽癌的致癌基因,以便有效治療鼻咽癌,以及開發分子標靶藥物。

有關鼻咽癌的近期發現

羅教授與合作研究人員對鼻咽癌發展過程中的基因異常現象展開有系統的篩查,研究一系列腫瘤組織樣本、細胞系和異種移植物,採用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分析鼻咽癌腫瘤的基因資料,顯示多個可能的標靶致癌基因,可以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具體而言,他們研究了11q13染色體的CCND1基因(內有Cyclin D1因子)和12p13染色體的LTBR基因(內有乙型淋巴毒素受體因子)的功能,發覺這些因子在原發性鼻咽癌腫瘤樣本中擴增和過度表現的情況十分普遍,顯示兩種因子對鼻咽癌腫瘤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另一項與國際研究人員合作的國際項目,以全轉錄體定序分析法,發現了8.3%的鼻咽癌病例當中,有新的UBR5–ZNF423轉化融合基因。這基因的表現,可導致某些鼻咽癌病例的轉變。這些發現首次證明基因重新排序在鼻咽癌中起著重要作用。

下一個里程碑

這些重要的發現,為鼻咽癌標靶治療的研發工作奠下基礎:抑制鼻咽癌的致癌基因,如UBR5–ZNF423等,有助治療鼻咽癌。研究團隊打算利用大型的平行基因排序方法,把引致鼻咽癌的所有基因變化記錄下來。這些發現,將為個人化的癌症治療提供重要的新生物標記和治療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