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藝士匹靈

親撫歷史痕跡

自從中大人類學系於2016年設立全港首個考古副修課程,本地學生也有機會接受系統性學術及考察訓練。早前有學生到四川三星堆及江口古戰場實習,也有學生在南海Ⅰ號沉船遺址考察,回港後把學習成果展示於大學圖書館,與公眾分享「上山下海」的體驗。

2018年暑假,人類學系、歷史系文化研究系有九位副修考古的學生前往四川實習,其間操作嶄新的實時動態測量技術(RTK)、清理墓葬、拼對陶片,也嘗試修復和拓片等考古工作。人類學四年級生鍾禮筠說:「可以觸摸幾百年前的手製器物,觀察前人留下的生活軌跡,意義深遠。」負責四川實習的林永昌教授認為田野考察能讓人了解物質文化遺產,解釋為何我們要在乎過去的盆罐磚瓦。

南海Ⅰ號是南宋時期的沉船,當時載運大量陶瓷、金銀銅器等,包括手工精美的銅鎏金腰帶,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體積最大的沉船。2017年適逢南海Ⅰ號發現三十周年,人類學畢業生馮樂山和三年級生鄧曉懿親赴廣東陽江考察南海Ⅰ號,了解水下文化遺產。馮樂山認同把沉船置於博物館的做法,公眾可以在特定範圍觀察工作人員發掘和清理文物,有助普及考古學。

展板設計簡潔,讓參觀者在短短十多分鐘穿梭四川三星堆的古蜀文明、明末農民武裝事件及南宋的盛世面貌。其實考古現場不限於國內和海外,香港亦有二百零八個具考古價值的地點,例如早前在西貢糧船灣便打撈出宋代船錨,證明香港是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港。

黃慧怡教授是水下考古組的負責老師,她說:「香港人習慣向前看,其實考古和文物保育很重要,不鑑古何以知今?」

J. Lau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29/530期(2018年12月)

標籤
考古 學士課程 林永昌 黃慧怡 人類學系 歷史系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