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處   4.9.2011

382

郭慶輝攝
郭慶輝攝
 
《中大通訊》第382期 > ……如是說 > 校董會主席鄭海泉博士

校董會主席鄭海泉博士

previouspausenext

鄭海泉博士是首位出任中大校董會主席的校友,是滙豐銀行首位華人主席。溽暑七月,他親臨校園與我們暢談管治理念、無悔的青春歲月、教育和工作。

中大校董都是獨當一面的能人,校董會主席如何協調各方意見?

校董會雖是大學最高的管治機構,但大學的靈魂應是校長。校長可啟發教職員和學生在其領域追求卓越。校董會的職責是:一、聯同大學管理階層、校內同事制訂校務發展的政策和方針;二、從不同角度、不同社會層面考慮大學政策;三、作為橋樑,引導大學面向社會;四、協助大學爭取外界支持,例如發動捐贈。當大學同人達到發展方向的共識,定下具體政策之後,校董會便要決定如何支持大學推行。校董會的意見一直都很一致,我們很尊重校長和管理層,他們所提的意見都很合理,也規劃得很周全。

中大當前的發展急務是甚麼

中大在2006年制訂了十年策略發展計劃,我們曾做中期檢討,各計劃均依循所定的方向邁進。當前重點的發展:一是私營教學醫院,二是深圳分校,三是建立新書院,還有便是準備五十周年金禧。我不大贊成大學不停地擴展,規模大,管理和控制困難,反而是負擔。學術研究有突破,學生在社會上有貢獻,才是我們要追求的。

五萬人的大學不一定比兩萬人的好。可能是白頭宮女話當年吧,有時候我反而懷念只有六百人的新亞。現在的大課,教師用麥克風對著幾百學生講課。當年唐君毅老師對著十多人,師生之間直接交流,多好──雖然逃課是難一點。

你年輕時對中國事務很關心,可有受甚麼思想的影響?

十多歲的我已看很多書,讀到讚美中國建設的文章,會深感自豪。進入中大,受到新亞書院憂國憂民的精神所感染,對中國、對共產主義都很有興趣了解。我覺得這些人很偉大,推翻封建制度,抵抗日本侵略,在惡劣的生活條件底下鬥爭,甚至獻出性命,只為了追求一個沒有貪污腐敗、沒有欺壓的社會。當時也曾嘗試看馬克思主義,但只得皮毛,缺乏深究。只懂得抓著一點打動自己的片言隻字,便以為已經找到要追隨的真理,很滿足了,再沒探究下去。真是淺薄啊!我覺得年輕人對社會公義也不嚮往、無所執著的話,教育便失敗了。當然,執著的時候是否追隨社會行為的基礎標準,抑或任意胡來,那是另一回事。

在唸大學的火紅年代,你曾參與不少社會運動,這份經歷會否令你對現在參與社運的年輕人多了體諒?

會。年輕人只道這個世界有不公義,我們便要鬥爭。我們有時候也有點蠻來,譬如說我們支持失明工人,指責廠方給他們的工資太低,卻完全沒有考慮到他們製造的產品賣不到高價錢,沒考慮廠方的負擔能力,只是很單純地想為人服務,為有需要的人發聲。學生就是這樣的,正義感掩蓋了一切,非黑即白。這類衝擊是人生寶貴的一課。找到自己的信念,或曾經追尋過你的信念,是最有福的。最不幸的是無無聊聊過了一生,甚麼也沒信過。我是無悔的,不過,作為過來人,我仍想指出無論從事任何運動,無須用侮辱對方作為表達意見或爭取的手段,也無須妨礙他人的權利。必須多點聆聽你的「敵人」,細心觀察或從別人的角度去審視問題,尊重對方。侮辱性的言語或行動會適得其反,令本來同情你的因而不接受你的意見。

現代教育崇尚培訓領導才能,強調卓越,你同意嗎?

平凡是福,蘇東坡說:但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世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很平凡地生活。培養領袖確有需要,但社會不需要人人當銀行大班、財政司或局長,這是世界的定律。如果太多領袖便事事爭拗。

我當恆生商學院校監的時候,來報名的都是成績一般的。我自己中學成績不好,求學路比較轉折,故我特別想挽救一些會考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多給他們一個機會。我跟恆生的辦學人說:我們不需要製造最多的A,學生的入學成績管他是C是D,離校時有一級半等的進步,已是有所增值。做領袖也好,作平凡人也好,生活開心,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有能力生活,那便足夠。現在回顧,我一直努力工作,卻並不覺得必須有大成就才算對得起自己和父母。人應該忠於自己,覺得應該怎樣去生活,只要不成為社會的害蟲,就已經很好了。

當然社會上有一些比較多人崇奉的標準,例如說要擁有車子房子,好的生活環境和富裕,這是正常的,不是罪惡。反過來說,不追求物質的富裕也是正常的。讓他自己決定吧。學生說喜歡唸神學,到非洲傳道,不喜歡賺錢,就由他。但他也不應因此侮辱喜歡賺錢的人。只要基於互相尊重,追尋自己理想,沒問題。但不能妨礙人,打壓別人。

年輕人畢業後進入社會該如何自處?

總的來講要追求專業發展和人生知識的均衡。追尋知識不等同上網。上網只給你提供「闊」,「深」則要靠自己追尋。大學生想服務社會,必先做好根本。成績不好影響日後發展的選擇,學識是終身受用的資產,如果不懂以禮以誠待人、包容講理,更有礙立足社會。

開始籌劃退休了嗎?哪兒是理想的退休地?

雖已從滙豐退下來大半,坦白說是退而不休。中大的事務便挺夠忙的,但總算有機會學一些以前沒有時間學的東西,例如用iPad放大字體看書,用Youtube聽五十年代的舊歌,用電郵。到現在我還沒敢用觸式屏幕,一個不小心誤觸了,糟糕!甚麼功能都沒有了。在這些科技上我還是恐龍階段,學起來是樂趣也是痛苦。我希望繼續和社會保持接觸,為自己、也為社會做點事。中大有需要的話,我會多放一點時間下去。我現在只追求安靜的生活,開開心心,別把自己弄得太忙,也別太閒。

香港是我的當然居留地,朋友和根都在這兒,社會發生的事情我有反應。在外國諸事與我無關,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當然,我的經濟狀況是十分幸運,喜歡到那裡旅行都可以,但我像很多人一樣,出身貧苦,小時候住的房子裡有八家人,二十多個小孩子,要睡到床底下或街上去,我們當是露營,不知多開心。生活就是這樣,不要絕望。

各期刊物

最新10期

2020年代

2010年代

2019–20

2018–19

2017–18

2016–17

2015–16

2014–15

2013–14

2012–13

2011–12

2010–11

2000年代

2009–10

2008–09

2007–08

2006–07

2005–06

2004–05

2003–04

2002–03

2001–02

2000–01

1990年代

1999–2000

1998–99

1997–98

1996–97

1995–96

1994–95

1993–94

1992–93

1991–92

1990–91

1980年代

社交網路書籤

twitter   facebook   谷歌   百度   qq

快速連結